【央广网评】蛋白粉里出现虫子 这是保健品还是危害品?

【央广网评】蛋白粉里出现虫子 这是保健品还是危害品?
文章图片
消费者买保健品 , 原本是用来补充营养 。 然而 , 据央广网报道(《困在渠道中的汤臣倍健:线下失守 , 线上坎坷》) , 多位消费者反映称 , 在某保健品品牌店购买的蛋白粉里出现了虫子 , 这真是莫大讽刺 。 这到底是保健品还是危害品?这样的保健品 , 谁敢吃?
虽然这是极端情况 , 但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吐槽却有相当的普遍性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 在各类消费商品和服务中 , 消费者对保健品类产品的不满意率达到28.6% , 最为突出 , 成为今年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
【央广网评】蛋白粉里出现虫子 这是保健品还是危害品?】随着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 ,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但是 , 保健品行业“水很深”的公共印象 , 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 。 不只是多次陷入质量丑闻 , 一些虚假宣传、误导乃至欺骗消费者的畸形营销也被屡次曝光 , 保健品行业内甚至流传着“不说假话 , 卖不出货”的说法 。
质量疑云与畸形营销 , 实际是保健品行业乱象的一体两面 。 道理很简单 , 当一个行业的发展重心放在了营销上 , 不管是不惜重金邀请明星代言 , 还是不择手段地“套路”消费者 , 其背后都必然是对质量的打折扣 。 同时 , 由于成本低、利润高 , 只要拼营销就能够吸金 , 该行业还不断吸引更多企业加入 。 如此一来 , 就造成了“鱼龙混杂”的局面 。
鉴于此 , 提高保健品行业的准入门槛势在必行 。 如专家建议 , 要加强对保健品注册申报资料规范性和完整性的审查 , 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样品试生产和检验的现场核查 。 同时 , 要加大对质量问题和虚假营销的常态化执法与惩处力度 , 让企业重新掂量违法成本 , 真正从重营销而轻质量的经营误区中转变过来 。 此外 , 也要继续大力加强对公众的相关科普 。 “保健食品不是药物 , 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 这样的常识仍待深入人心 。
当执法监管长出更多牙齿 , 当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功效不再“迷信” , 保健品行业或许才能真正“规矩”起来、健康发展 。 (央广网特约评论员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