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乌烈镇白石村“盘活”210亩地种黑米 让村民多了三笔收入

本文转自:南海网
昌江乌烈镇白石村“盘活”210亩地种黑米 让村民多了三笔收入
文章图片
黑米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23日消息(采访人员程小丹)“以前种的黑米不好卖 , 价格也不稳定 , 如今我们种的黑米有人统一收购 , 价格还翻了一倍 。 ”昌江乌烈镇白石村村民王义生家今年种了几十亩黑米 , 对于未来的生活 , 他打心里觉得更有奔头 。
在王义生身上发生的巨变 , 要得益于2021年9月昌江乌烈镇白石村委会成立的昌江敬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代称:白石黑米合作社) 。
昌江乌烈镇白石村“盘活”210亩地种黑米 让村民多了三笔收入
文章图片
收割机在地里收割稻谷
近年来 , 在乌烈镇党委的指导下 , 白石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统筹牵头作用 , 通过大力推广“合作社+农户”的集约型生产运营模式 , 不仅“盘活”了210亩地用于种植黑米 , 还与农户签订稻谷收购订单 , 统购统销的模式 , 保证了黑米的质量和产量 , 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黑米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
白石村是传统黎族村庄 , 村民以种植水稻、花生以及毛豆等作物为主 , 村里缺乏集体产业 。 从上世纪80年代起 , 有部分村民开始种植黑米 , 一直延续至今 。
昌江乌烈镇白石村“盘活”210亩地种黑米 让村民多了三笔收入
文章图片
村民在收割黑米
黑米外表墨黑 , 营养丰富 , 深受市场青睐 。 “白石村气候自然条件都很适宜黑米生长 , 村民也有种植黑米的历史传统、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 我们已经在白石村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 目前已注册商标 。 ”白石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施扬成说 。
昌江的秋冬 , 暖阳微风 , 稻浪翻滚 , 合作社负责人王义福在田间指挥协调收割机来回穿梭 , 割茬、脱粒、运输 , 经过脱粒处理后的稻谷直接装车运往合作社仓库 。 这几天 , 白石黑米合作社陆续统筹收购白石村黑米 , 预计达18万斤 。
昌江乌烈镇白石村“盘活”210亩地种黑米 让村民多了三笔收入
文章图片
集中收购黑米
白石黑米合作社积极践行技术指导和稻谷回收政策 , 农户负责种植包干 , 合作社负责收购稻谷 , 合作社同时尝试依托白石书社 , 打造白石村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同频共振 。
白石黑米合作社扩大了黑米的种植面积 , 通过规模种植 , 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 增加了粮食总产量 , 消除了农户抗风险能力不足的后顾之忧 。
“村里有了黑米集体产业 , 让村民多了三笔收入 , 一是租金;二是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 从备耕、种植到收割 , 目前已累计吸纳三百多人次就业;三是通过合作社邀请的技术专家 , 不仅培训黑米种植 , 还给村民带来了其它冬季瓜菜的种植技术 , 助力增收 , 这也是一笔收入 。 ”施扬成说 。
昌江乌烈镇白石村“盘活”210亩地种黑米 让村民多了三笔收入
文章图片
集中收购黑米
“未来我们希望能打造黑米的产地品牌 , 提升黑米的附加值 , 积极搭建拓展电商销售渠道 , 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保障 , 让更多的农户钱袋子鼓起来 。 ”施扬成说 , 同时他们还将打造黑米研学体验基地、发展农家乐等 , 发展乡村旅游 , 助力乡村振兴 。
昌江乌烈镇白石村“盘活”210亩地种黑米 让村民多了三笔收入】值得一提的是 , 包含合作社在内 , 今年白石村累计种植白石黑米面积达1400亩 , 预计产量约为56万斤 , 在合作社的助力下 , 均畅通了销售渠道 , 助农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