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糖大势所趋,且看亚太政策怎么推?

减糖大势所趋,且看亚太政策怎么推?
文章图片
编者按: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 “减糖”逐渐成为一种消费共识 。 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 , 各大企业争相出新 , 食品饮料行业掀起低糖无糖消费热潮 , 也催热了代糖市场 。 不仅如此 , 各国还相继推出政策 , 助力“减糖” 。
今天 , 我们共同关注亚太地区的减糖措施 。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的产业人士和诸位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
①健康的“糖”
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喜欢甜食 。 然而 , 就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 , 在亚太地区 , 糖尿病和肥胖等生活方式相关疾病正在快速增长 , 使得亚太地区成为患者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
根据马来西亚政府报告 , 从1996年到2015年 , 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从21.0%上升到47.7% 。 随着超重和肥胖成年人口的增加 , 糖尿病患病率也在上升 , 从2006年的11.6%上升到2015年的17.5% 。 其他亚太国家也报告了类似的结果 。
好消息是 , 许多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 , 大多数亚洲消费者现在正在控制或减少糖的摄入量 。 这一趋势在东南亚国家更为明显 , 这些国家的糖消费量历来较高 。
现在迫切需要一种甜味剂 , 既能使食品和饮料产品变得更加健康 , 又能保持消费者喜欢的感官品质 。 食品和饮料原料生产商正在积极开发低糖产品 , 因为消费者对这些健康问题的担忧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 。 此外 ,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 , 人们更加关注能够支持健康生活的食品和饮料 。
减糖大势所趋,且看亚太政策怎么推?
文章图片
减糖大势所趋,且看亚太政策怎么推?】图.不同类别的食品与饮料的减糖趋势(2017-2021年) 。
②低糖、减糖趋势
通常情况下 , 大部分对低糖或无糖产品的需求是由年轻消费者驱动的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 , 由于健康问题和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 , 他们需要减少摄入的糖 。
在亚太地区 , 过去几年中 , 在糖果、巧克力、乳制品和烘焙食品等类别中 , 标榜低糖或无糖的产品数量显著增加 。 其中 , 最常见的声明是“无添加糖”、“低糖”和“无糖” , 这些声明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50%~60% 。 在包括婴儿食品、能量饮料、早餐麦片等各种产品类别中 , 添加糖的平均摄入量已经显著减少 。
阿斯巴甜、安赛蜜和其他此类人工甜味剂在该地区十分常见 , 特别是在各种饮料中 。 然而 , 这些甜味剂已经经历了明显的负增长 。 相比之下 , 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创新的天然甜味剂成分 , 如甜叶菊、罗汉果、阿洛酮糖等 , 这些天然甜味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产品配方中 。
除了在保持传统含糖产品的质地、味道和口感方面面临挑战外 , 配方设计师还必须考虑这些替代品对成本的影响 , 因为糖在亚太地区是一种相对更便宜的甜味剂 。 不过 , 因为消费者对健康的兴趣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 新配方的高成本可能并不是该领域的重大障碍 。
减糖大势所趋,且看亚太政策怎么推?
文章图片
图.含有不同甜味剂的产品的推出情况(2017-2021年) 。
③降糖措施
为了满足适度糖消费的需求并促进甜味剂替代品的创新 , 柬埔寨、印度、老挝、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实施了糖税 , 并成功降低了国内糖摄入率 。 除了这些法规 , 更具创新性、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政府干预措施正在帮助改变消费者行为 , 其中有几项措施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