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阳气?为什么要补阳气?怎样补阳气?

什么是阳气?为什么要补阳气?怎样补阳气?

文章图片

什么是阳气?为什么要补阳气?怎样补阳气?

文章图片


什么是阳气?为什么要补阳气?怎样补阳气?
常常听人提到要补阳 , 扶阳 , 那么究竟什么是阳气呢 , 和肾气是一样的吗?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为什么要补充阳气呢?
首先我们应先知道何为气?气是构成世界物质的本源 , 人体的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 , 按分布及特点不同 , 可分为元气 , 宗气 , 营气 , 卫气 , 中气五气这些统称阳气 。

阳气释义
在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中 , 阴是指人的身体 , 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 。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 。
【什么是阳气?为什么要补阳气?怎样补阳气?】古人云:有形之躯壳 , 皆是一团死机 , 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 , 而死机遂成生机;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 , 真气命根也 , 火种也 , 人活一口气 , 即此真气也 。
阳气就是真气 , 储藏在肾里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 , 常说的元气大伤 , 即是伤了阳气 。 黄帝内经中讲“阳化气 , 阴成形 。 ”阳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 , 阴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 。 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 , 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 , 就会死亡 。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 , 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 , 如果天空没有太阳 , 那么大地都是黑暗不明的 , 万物也不能生长 。 所以天地的运行 , 必须要有太阳 。 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 , 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 , 若天与日 , 失其所 , 则折寿而不彰 。 ”所以 , 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
人之生长壮老 , 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 , 皆由阳气为之化 。 “阳强则寿 , 阳衰则夭”所以 , 阳气决定生长 。
阳气 , 就功能与形态来说 , 阳气指功能;就脏腑机能来说 , 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 , 指卫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 , 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 。 “阳气者 , 精则养神 , 柔则养筋 。 ”

阳气来源
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 , 来自于父亲和母亲 , 二为后天性 , 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 。 而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 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 。 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 , 失阳者亡” 。 “阳气”越充足 , 人体越强壮 。
阳气不足 , 人就会生病 。 阳气完全耗尽 , 人就会死亡 。 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 。 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 , 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 。 《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 , 阳气不足 。 损与日至 。 ”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 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
保阳气 , 益阴精 。 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 , 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 万物之生由乎阳 , 万物之死亦由乎阳 。 人之生长壮老 , 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 , 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 , “阳强则寿 , 阳衰则夭” , 养生必须养阳 。 但善养生者 , 又必须宝其精 。 因为精盈则气盛 , 气盛则神全 , 神全则身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