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方式 描写方法有哪些 一般有哪几种


描写方式 描写方法有哪些 一般有哪几种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描写方法有哪些 一般有哪几种,描写方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表达方式有以下五种:记叙(叙述)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1)记叙 。
2、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
3、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
4、(2)描写 。
5、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
6、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
7、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
8、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 , 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 ,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 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3)抒情 。
9、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
10、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
11、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
12、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 , 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
13、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
14、(4)议论 。
15、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 , 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
16、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 , 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
17、在议论文中 , 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
18、(5)说明 。
19、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
20、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
21、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 。
22、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 , 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
23、表现手法包括: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 伏笔照应 托物言志 设置悬念 渲染环境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 。
24、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
25、用现代的观点来说,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等至于表达效果,简单一点说就是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的作用,不知道你问的是哪方面的?下面是一个语文知识清单虽然不是特别全面,但是比较条理 , 可能对你有帮助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等(参考上文)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借喻、反语、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
26、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
27、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
28、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
29、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
30、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
31、 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 , 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
32、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
33、 打比方:将__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
34、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 , 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
35、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
36、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
37、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
38、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
39、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
40、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
41、(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
42、) 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 。
43、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
44、 有力地驳倒错误言论或证明中心论点道理论证:——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警句等证明论点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论点 。
45、作者更有力地提出或证明论点对比论证:——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 。
46、用正反两方面的道理或事实通过对比来论证 。
47、突出文章的论点比喻论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
48、 用比喻的方式来证明论点 。
49、它使语言形象生动,它通俗易懂地论证了……[论点] 道理论据:深刻而有力地证明了……[如果是警句,则说它具有警策作用,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事实论据:确凿而准确地证明了……(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 , 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
50、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
51、(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
52、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
53、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
54、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 , 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55、(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
56、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 , 不能互换 。
57、(六)说明语段的作用(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
58、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
59、 (2)、结合说明方法谈 。
60、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七)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61、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 , 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 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就这些吧 , 以后有不会的再说吧 。
【描写方式 描写方法有哪些 一般有哪几种】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