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医生直播的法律边界在哪

随着互联网医疗和社交平台的发展 , 越来越多的医生走进直播间进行医疗科普 , 但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却鲜有人注意 。 最新修订的医师法将于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 新法对医生在网络自媒体上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要求和限制 。
医生直播 风靡一时
11月20日19时20分 , 采访人员进入上海某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赵海(化名)的直播间 。 时长共30分钟 , 包括15分钟科普、15分钟互动答疑 。 这场直播的主题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什么情况下该做置换手术” , 赵海从背景、诊断等方面作了具体介绍 。 在互动环节 , 网友陆续抛出问题 , 赵海从中挑了6个进行回答 , 共有672人观看了这场直播 。
谈及做直播的初衷 , 赵海说 , 一方面是为了帮助他所建的几个病友群里的新老病人答疑解惑;另一方面是希望将自己在关节领域所了解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网友 , 通过医疗科普惠及更多人 。
根据新榜研究院发布的《2020短视频平台医生KOL生态分析报告》 , 2020年第一季度 , 抖音平台个人医生类KOL账号有941个 , 活跃账号739个 , 发布总视频条数3.2万余条 。 采访人员在某在线平台直播义诊大厅对一周的直播进行了统计:共进行了170场直播 , 涉及儿科、妇产科、中医科、内科、皮肤科等各个细分领域 。 从播放量来看 , 排在前两位的是内科和儿科 。
采访人员在多个平台采访多名直播医生发现 , 直播打赏、付费咨询是他们的主要变现手段 。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华卫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邓利强认为 , 在“看病难”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 , 更多医生上网直播、在线问诊 , 是一件多赢的好事:对患者来说 , 可以得到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见;对医生来说 , 可以科普医学健康知识实现自身价值 , 有的医生还可以额外得到一笔收益;对医院来说 , 以新的渠道搭建新的医学咨询、专业服务模式 , 可以腾出精力更专注于诊疗 。
不过 , 随着触网医生人数增多 , 在商业化驱动之下 , 一些事情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 患者入镜、诊室直播甚至直播带货等挑战职业伦理和法律边界的直播行为不时出现 , 一些医生直播逐渐偏离了最初的轨道——这正是某知名医院的中层管理者孙婷担忧的地方 。
诊室直播涉嫌隐私 易生纠纷
在北京某医院的诊室 , 患者刘颖(化名)发现医生一边问诊 , 一边对着手机讲解 。 原来 , 这位医生在问诊时也在做直播 , 这让刘颖感觉很不舒服 。 有的患者还因医生在诊室直播而产生医患纠纷 , 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医院 。
“医生觉得让患者入镜 , 通过患者病例进行科普会更加鲜活 , 因此这种形式很受医生青睐 。 ”孙婷说 , 但从患者角度来说 , 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坐进诊室 , 医生一边问诊还要一边录视频 , 患者的就医体验当然很差 。 另外 , 这背后可能还存在侵犯患者隐私权等法律风险 , 会给医院管理带来一定隐患 。
对此 ,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杜秀军分析认为 , 医生在诊室边问诊边直播 , 首先可能侵犯患者或其他无心进入镜头的人员的隐私权或个人信息权益;其次可能在诊疗过程中分心而造成医疗事故 , 需要承担过错诊疗的赔偿责任 。
“如果医生要在诊室边问诊边直播 , 最好经过所在医疗机构同意 , 向需要入镜的患者和其他人员明确告知 , 并经患者和其他人员同意 。 直播过程由诊疗医生之外的专人负责 , 医生本人应专注诊疗过程 。 ”杜秀军说 。
医师法明确规定了病人的隐私权 , 不仅不能直接透露 , 间接的或者有可能透露的形式都是不妥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