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贵州威宁: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威宁县地处云贵高原 , 是贵州西大门 。 也是全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 。 低纬度、高海拔、强日照、大温差的区域性气候特征 , 使威宁被气象学界誉为“阳光城” , 同时也为高原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全县生产玉米、马铃薯、荞麦、苹果、黄梨、党参等特色农产品 , 是著名的南方马铃薯之乡、冷凉蔬菜之乡、高原苹果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苦荞之乡 。
贵州威宁: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文章图片
威宁荞麦系列产品 。
近年来 , 威宁大力发展高原山地现代农业 , 努力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 如今 , 威宁特色产业已成为威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新引擎 , 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 2022年 , 威宁县推出“阳光威宁、天生好物”区域公共品牌 , 将威宁苹果、马铃薯、苦荞、火腿、党参等优质产品 , 通过电商、直播带货渠道向全国消费者推广 , 进一步提升了威宁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
据悉 , 威宁素有“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的美誉 , 也是全国马铃薯百万亩种植大县之一 。 威宁洋芋依托优越的种植条件 , 其营养物质丰富 , 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 。 威宁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让大产业助推大扶贫”的工作思路 , 力争把威宁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 。 目前 , 全县有马铃薯专业合作社52家 , 常年外销商品薯150万吨以上 , 种薯外销90万吨以上 , 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成都等省内外大中城市 。
贵州威宁: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文章图片
“威宁火腿” 。
“威宁火腿”的生产历史已有600年以上 。 制作“威宁火腿”的原料是威宁当地特有的 , 属于山地放牧、适于腌制火腿与腊肉的高原瘦肉型良种“乌金猪” 。 “青饲料”喂养和“赶山放牧”的习俗促使乌金猪肉质结实饱满 , 肥瘦肉交错 , 尤其是后腿 , 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原料 。 每到节庆时节 , 农户们便采用特殊工艺加工制作火腿 。 威宁火腿形如琵琶 , 肉色棕红、肉质细嫩 , 放上五六年不流油、不变味 , 可以生吃 。 全县每年火腿生产总量约100万只 , 每年火腿产量可达1.5万吨左右 。
此外 , 威宁盛产荞麦 , 素有“荞乡”之称 。 威宁也是苦荞的起源地之一 , 独特的生物气候条件最适宜荞麦的生长发育 , 全县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左右 , 年均总产量约2.4万吨 , 年产值约2.4亿元 。 苦荞系列产品有苦荞饭、苦荞茶、荞酥、荞饼干、荞蛋糕、苦荞糊、苦荞挂面等 。
贵州威宁: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文章图片
威宁荞麦系列产品 。
“阳光城”威宁是“中国苹果优生区”和“西南冷凉高地苹果适宜区” , 也是贵州省优质苹果生态适宜区 。 威宁苹果以着色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好、风味浓在国内享有盛誉 。 依托“威宁苹果”“杨华苹果”“阳光威宁”等品牌 , 2022年 , “威宁苹果”的品牌强度为811、品牌价值达12.50亿元 。
威宁县是贵州省道地药材的主产区 , 药材种类和储量居贵州之首 , 被视为“天然药库” , “中药材之乡” 。 党参、天麻、半夏等药材在上世纪就被批准为免检出口产品 。 2011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威宁党参”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为了更好的帮助兼具高质量和高产量的威宁特色农产品远销全国 , 对接外部市场 , 威宁政府致力于将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 , 提升市场竞争力 。 通过建立对外宣传和品牌传播一体化运作机制 , 组织产品展销、招商推介会以及商贸洽谈等途径 , 搭建展示平台 , 不断打响“阳光威宁天生好物”区域公共品牌 , 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 期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看见威宁、爱上威宁 , 带更多的威宁好物回家 。 (威宁县农业农村局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