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的几个“误区”,有必要了解一下

对于爱吃水果的人来说 , 今天这篇文章可以看一看 , 或许你会从中得到关于水果不一样的“秘密” 。
吃水果的几个“误区”,有必要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
古书《阴符经》里有这样一句话“食其时 , 百骸理” , 意思就是说 , 一个人吃东西 , 最好是吃应季的食物才好 , 还最好是你生长的地方的当季水果 。
其实这句话里面潜藏的含义很好理解 , 因为反季的水果并不是顺应自然生长的 , 反季节生长的水果可能是经过了农药、化肥等化学产品的加持 。
在中医的眼中 , 建议“少吃水果”理由并不简单
看过中医的人应该总是会听见这样的四个字“少吃生冷” , 你可能会理解为就是没做熟的肉是生的 , 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冰块、凉掉的白开水是凉的 , 其实在中医的眼中 , “生冷”其实就是寒性的食物 , 例如水产肉禽 , 还有瓜果蔬菜等 。
例如西瓜在中医眼中就是寒性食物 , 要是你在炎热的夏季西瓜吃过了的话 , 可能就会引发腹痛、腹泻等问题 。
虽然中医是建议大家要“少吃水果” ,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要忌生冷 。 一个人身体燥热的话 , 中医就会建议这些人适当吃一点寒性的水果 , 例如苦瓜、草莓、枇杷、梨子等用来清热降火 。 要是一个人身体虚寒的话 , 那是一定要忌生冷 , 少吃水果的 。 有些人就算是吃中药调理 , 依然是虚寒体质的话 , 有可能需要长期、甚至是一辈子少吃水果了 。
吃水果的几个“误区”,有必要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
什么是“虚寒体质”?看看自己是不是
虚寒体质 , 在中医上也叫“阳虚” , 就是说身体阳气缺失 , 阴气重 , 导致阴阳失衡 。 阳虚的人一般有手脚怕冷喜热、便稀、脱发、脸色暗淡、身体水肿、喜欢夏天 , 不喜欢冬天的症状 , 尤其是在冬天非常怕冷 。
这类人就是要养阳 , 还要少吃水果 , 因为大部分水果都是偏寒性的 , 所以要少吃 。
不是所有人都是要少吃水果的 , 中医的理论也不是就是一定适合你的 , 相比较西医的对症下药 , 中医更注重的是生活起居上的调理 , 也就是“养生” , 可能你的体质少吃一点水果状态会更好 。
但对于正常人来说 , 其实每天适当的吃一点水果确实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 有利于皮肤美容、维生素、水分补充、降低肠胃癌、食管癌、消化道癌、心血管疾病等降低风险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吃水果每天吃200—400克水果 , 水果如何吃更健康?
吃水果的几个“误区”,有必要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
吃水果的几个“误区” , 有必要了解一下
①:喝果汁和吃水果是一样的效果?
一个苹果被炸成果汁之后 , 虽然原材料还是苹果 , 但是在榨汁机高速的运转中 , 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一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质早就被摧毁 , 导致水果本身含有营养大大流失 。
而且一杯果汁需要用好多个果实制作 , 里面含有的糖分不低 , 要是一口气下肚的话 , 可能会导致身体糖分增加 。
要是在家里自己做的还好 , 外面卖的瓶装果汁里为了更好的口感 , 更长的保质期的 , 会添加一些不属于水果汁之外的添加剂 , 确实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 所以水果最好是吃新鲜的 。
②:水果饭前吃、还吃饭后吃?
很多人会在饭后吃水果解解腻 , 认为空腹吃水果伤胃 , 其实饭前吃水果并没有什么问题 , 可以吃一点苹果、桃子、柚子等水果 , 增加饱腹感、控制食量 , 相比之下你要担心的是你饭后吃水果的习惯 。
吃完一顿饭 , 肚子饱了 , 身体血糖也有波动 , 这个时候再吃水果的话 , 不仅会增加肠胃负担 , 同时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 增加肠胃疾病、高血糖的风险 , 可以在饭后1小时之后再吃 , 吃一些促进消化的水果 , 例如山楂、猕猴桃、番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