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打通救治每一位危重症患者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探访协和医院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ICU
全院打通救治每一位危重症患者
全院打通救治每一位危重症患者
文章图片
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在为患者诊疗 。
通讯员刘坤维摄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罗兰通讯员王继亮
聂文闻张玮彭锦弦陈有为熊婉婷
“保急诊、保重症 , 加病床、加医护、加设备……最大限度提高重症救治成功率 。 ”12月29日上午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探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ICU等救治单元发现 , 全院打通救治每一位危重症患者 , 成为自12月7日以来湖北省救治危重症合并新冠感染患者最多的医疗机构 。
■百余医护支援急诊关口前移“快检”重症
两周前 , 我市各大医院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量陡增 。 急诊科是筛选分诊轻、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最前线 , 是实现管控关口前移 , 科学分流的“咽喉要道” 。 协和医院迅速集结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全院40余科室的百余名医护人员 , 第一时间支援急诊科 , 形成多学科团队 。
“如何以最快速度分诊 , 什么情况上呼吸机、什么时候开始抢救 , 何时转到对应的病区 , 这些都要在急诊科里高效准确完成 。 ”急诊内科主任孙鹏教授介绍说 , 分诊区医生会将患者进行初步筛选分流 , 让医疗资源向重症患者倾斜 , 尤其要及时发现“沉默的低血氧症患者” 。 同时也让轻型、普通型患者在常规诊区治疗 , 互不干扰 。
各科医生的协助 , 以急诊科为首的多学科联合会诊 , 大大提高了分诊效率 。 急诊科实现收治分类后 , 重症患者可优先收治到呼吸、感染、综合ICU、专科ICU等“关口科室” , 也大大提高了救治效率 。
12月20日 , 93岁高龄的罗爷爷“阳了” , 因呼吸困难、昏迷不醒被急送到协和医院急诊科 。 “血氧饱和度仅70% , CT提示肺部严重感染 , 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 。 ”急诊科孙鹏、唐泽海和EICU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抢救 , 经机械通气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 一周后罗爷爷转危为安 , 生命体征稳定了下来 。
■全院打通扩增病区每个科室都能“抢救”
29日上午 , 采访人员进入到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ICU 。 “临床发现 , 重症往往在感染约第8—12天的时候发生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马万里教授领导的医疗团队 , 正在为一名71岁的男性患者分析病情 。 这位老人感染已进入第十天 , 3天前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并引起呼吸衰竭 , 病情危急 。 目前经过人工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治疗 , 各脏器严重缺氧现象得以缓解 , 正处于积极的救治进程中 。
全院打通救治每一位危重症患者】要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率 , 首先要满足必要的床位和硬件措施 。 协和医院夏家红副院长介绍 , 医院整合全院资源 , 打通了呼吸、感染、内科、外科、妇产科等传统的内外妇儿界限 , 要求每个病区都必须具备插管的功能和条件 , 所有科室都收治新冠感染患者 , 病区改造后危重症床位要达到8% 。
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马万里教授牵头 , 协和医院成立新冠救治院内巡诊专家组 。 专家组编写《新冠肺炎院内诊治手册》 , 展开培训 , 形成各科室操作指南 。 院内巡诊专家组前往各科室“飞行”会诊 , 要让患者在不同科室都能放心地得到“同质化”治疗 。
协和各分院区也纳入到新冠重症救治的统一行动中 。
■扩充设备筹措药品线上线下问诊相结合
保设备运转、保药物供应是救治患者的前提 。 据了解 , 目前医院有创、无创呼吸机及Highflow设备不断加以扩容 , 尽全力满足现有重症床位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