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资源、组建病房、多学科大会诊,华西医院全力保障危重病患者的救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明峰
患者为92岁男性 , 4天前出现发热 , 伴呼吸困难 , 既往病史脑梗塞、前列腺增生 , 目前诊断为新冠肺炎(危重症)……12月26日下午4点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技楼5楼正在进行院内急危重患者多学科会诊 。
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中心、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心脏内科、肾脏内科、临床营养科、呼吸治疗科、放射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药剂科等科室的专家教授共同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和核酸阳性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 。
协调资源、组建病房、多学科大会诊,华西医院全力保障危重病患者的救治!
文章图片
随着新冠疫情形势的变化 , 不少基层医院的危重患者转诊到华西 , 作为四川省老百姓危急重症治疗的兜底医院 , 对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 为此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建急危重患者救治组 , 由院长李为民教授担任组长 , 副院长吴泓教授担任副组长 。 自12月24日起 , 急危重患者救治组每日开展多学科会诊讨论 , 截至目前已开展29例次多学科会诊 , 对下一步治疗方案提出具体建议 , 以此保障危重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
协调资源、组建病房、多学科大会诊,华西医院全力保障危重病患者的救治!】“目前行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 给氧浓度100%转运是有风险的 , 要等他的病情稳定后转入ICU 。 ”面对这名92岁的男性新冠肺炎患者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主任梁宗安教授建议道 , 如果患者情况好转 , 条件合适时可采用俯卧位通气 。 多学科专家也从各自专业领域角度给出了治疗的建议和意见 。
“患者CT显示右肺明显斑片状影 , 如果是肺气肿 , 两边对称情形居多 , 考虑肺炎的可能性更大”“考虑患者有冠心病并植入了支架 , 同时有各种危险因素 , 要考虑是否有新发梗死可能”“尿毒症患者很容易在病毒性肺炎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 , 所以目前加上抗菌药物是合理的 , 下一步要继续保证床旁规律透析”……针对另一名61岁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 , 并进行了冠脉支架植入的男性患者 , 多学科专家也给出了建议 。
协调资源、组建病房、多学科大会诊,华西医院全力保障危重病患者的救治!
文章图片
目前 , 华西医院已有2100余张床位用于收治新冠相关疾病的患者 , 占医院总床位数比例为48% 。 其中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等科室负责了重症患者的救治 。 围绕危重病患者有效救治 , 除了每日举行多学科会诊外 , 华西医院也实时调整病房床位资源 , 组建相应的综合病房 , 既有新冠为主的重症病区 , 也有非新冠的其它重症为主的病区;同时 , 医院统一调配人力资源 , 组建内外科共同参与的多学科团队 , 包括不少援武汉、援哈尔滨等地新冠救治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 , 最大限度满足危重病人的收治 , 最大程度保障危重病人的治疗效果 。
协调资源、组建病房、多学科大会诊,华西医院全力保障危重病患者的救治!
文章图片
由于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的症状主要为呼吸道相关问题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此次医疗救治工作中 , 承担了重任 , 接管的床位从原有的223张增加到了430张 , 涉及5个病区 , 全科顶住压力、迎难而上 , 紧急制定了新冠诊治快速实践手册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疗组长与全院各科一线医师搭配协作 , 大幅提升了呼吸系统急诊患者的救治能力 。
协调资源、组建病房、多学科大会诊,华西医院全力保障危重病患者的救治!
文章图片
在重症医学科 , 全院202张ICU病床统筹安排 , 所有重症病区都对新冠重症开放 。 从眼科病房改造了40张次级重症床位 , 重症医学科团队每日进行巡诊 。 此前在重症医学科轮转学习的400多名医生作为ICU后备人才库 , 随时根据需要作为ICU一线医生补充 , 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收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