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布洛芬

给孩子的国内周刊
文丨林楚方
资深媒体人《给孩子的国内新闻》主讲
最近应对“阳” , 你家有准备好布洛芬退烧吗?朋友圈最近一个药物互助二维码火了 , 不少没有布洛芬的人 , 只能在上面求助 。 为什么会出现“一药难求”的现象呢?多生产就可以了吗?怎样让孩子明白现象、数据、政策背后的运作逻辑和复杂影响?除此之外 , 盘点这3年 , 你看到哪些“得到与失去”呢?抛砖引玉 , 欢迎留言分享 , 整理过去 , 启程未来~
音频来自博雅小学堂APP
过去一周 , 最引人注目的新闻是疫情政策的再次调整 , 即取消了新冠的“甲类传染病”待遇 , 什么意思呢?
就是它本来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一样是乙类传染病 。 但三年来一直按甲类来管理 , 回归乙类 , 意味着封城、静默、全员核酸、遍地大白、方舱隔离结束了 , 新冠肺炎还更名为“新冠感染” 。
疯狂的布洛芬
文章图片
虽然 , 改变符合我们的预期 。 但真的降临时 , 还是给人们带来心理冲击 , 通知公布当晚可以用“奔走相告”来形容 。 新的通知还透露 , 出入境限制也基本取消了——很多人便开始琢磨跨国旅行的事了 , 似乎我们要和过去的三年说再见了 。
疯狂的布洛芬
文章图片
但 , 疫情真的过去了吗?从政策和法律上的确是 。 但在真实生活中 , 它还没有走远 , 很多人还在经受折磨 。
这节课 , 我会把焦点放在一款药上 , 就是布洛芬 。 通过讲述你可以感受到 , 疫情对我们社会肌体影响的深度 。 想要疫情真正地走开 , 还需要什么条件?
01
一药难求
布洛芬是干嘛用的?对 , 退烧用的 , 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退烧药 。 但在过去两周 , 却成了最抢手、最稀缺、被最多人千呼万唤的药品 。
疯狂的布洛芬
文章图片
布洛芬求助小程序
疯狂的布洛芬
文章图片
稀缺到什么程度?有个叫余昌平的呼吸科医生 , 在一段视频中说 , 连他们医院都没有布洛芬 。 他们医院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妥妥的省级大医院 , 居然也没有布洛芬 , 超出人们的想象 。
很多人问一个问题 , 偌大的中国竟没有几片布洛芬?很快 , 媒体报道出来了 , 中国不但不缺布洛芬 , 还向全世界出口 , 全球三分之一的产量在中国 。 紧接着就是一组数据:
2020年、2021年和今年上半年 , 国内布洛芬原料药的需求量分别约为1616吨、1725吨、1565吨 。
这个量并不大 , 因为光是国内的新华制药、亨迪药业的产能就达到11500吨 。 一万吨意味着什么?那可是400亿片布诺芬缓释胶囊 , 全中国人每人30粒 。
但为什么不能变成药片呢?
因为 , 从产能变成吃到嘴巴里的药 , 要经历复杂的流程 , 可不像咱们自己做饭 , 去超市买来食材 , 进厨房开火就能做 。 药品生产 , 背后是复杂而专业的分工协作体系 。
疯狂的布洛芬
文章图片
12月16日 , 齐鲁制药济南高新生产基地正在加紧呼吸道疾病药物生产 。 李洋摄(中经视觉)
根据财新周刊、界面新闻、澎湃新闻等权威媒体的叙述 , 生产400吨原料药大概要1个月 , 将原料药变成布洛芬成品药 , 最少要10天 。 药品出厂后进入物流体系 , 送到终端的药房、药店 , 最终进入家庭 , 又得10天 。 粗略估算 , 大概要50天 , 但这是理想状态——需要各个环节准确衔接 , 不能出错 。 但疫情大爆发 , 一切都是不理想的状态 。 首先 , 药厂的工人也是人啊 , 一旦出现大面积感染 , 生产就会被冲击 , 可能几天就耽误了;其次 , 药品制作出来 , 当地政府可能先把药征用走了 , 因为政府要保证本地医院有药;第三 , 一部分药品好不容易可以往全国发货了 , 但物流系也可能大面积感染 , 又可能耽误几天 , 甚至包括顺丰这种物流企业 , 也不能保障顺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