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院落的变迁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农家院落的变迁
文章图片
恭贺新年李进刚刻
□李宽云
新中国成立前 , 老百姓经历了100多年的战乱 。 那时的农村选宅盖房 , 即使地方小点儿 , 也要尽量选择村庄的中心地带 , 以躲避兵匪洗劫时首当其冲;院墙修得越高越结实越好;不论是院门还是屋门 , 求坚固不求大;窗户不但要小而且要少 , 后墙和侧墙的窗户 , 能不留尽量不留 , 留的话也是那种又高又小的“吊窗” , 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有躲避流弹等安全方面的考虑 。
农家院落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 , 尤其到了上世纪80年代 , 农村老百姓盖房的理念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 许多农民选宅盖房都挑选那些靠村边、靠公路、比较敞亮的地方 , 门窗尽量宽大 , 能不修院墙就不修院墙 。 这充分体现了和平开放年代农民的心理变化:一是图交通便利;二是农用机械增多 , 出入比较方便;三是方便开个小门市;四是有一点炫耀意识 , 有个好宅院愿意让过往行人都看看 , 这是一家财力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
主要建筑材料方面的变化 , 可以分4个阶段 , 上世纪70年代以前 , 房屋、大门和院墙都是以土为主;80年代 , 时兴一种土砖结合和砖坯结合的“挂面儿”房子 , 大门也与之相仿;90年代 , 砖瓦房占据了主流 , 大门和院墙也随之鸟枪换炮 , 同时由于交通运输的便利 , 檩梁门窗大都选择东北的松木 , 虽然价格比当地木材要贵不少 , 但坚固耐用又美观 , 物有所值;步入新世纪 , 随着浪费土地又污染环境的砖窑受到限制进而取缔 , 于是 , 钢筋水泥结构的院落则成为发展趋势 。
另一个变化是院落样式 。 以前 , 受传统习俗的影响 , 正房一般都是五间 , 也有少数三间的 , 基本上都是单数 。 五间正房位于两侧的被称作“耳屋” , 间量较窄 , 但房顶偏高 , 俗称“二郎担山” 。 在修建砖瓦房成为一种潮流时 , 人们切身感受到“二郎担山式”既费工又浪费砖瓦 , 还容易造成下雨雪时漏水 , 所以很快被“一马平川式”所取代 。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 , 但却意味着千百年来习俗观念的改变 。
上世纪70年代以前 , 受财力等主要因素限制 , 农村大多是在老房的基础上翻盖新房 , 所以很多村庄的轮廓多少年都没有大的改变 。 后来 , 随着宅基地东西16米的标准推开 , 四间正房的样式出现了 , 偏房也没那么多讲究了 , 好多都和正房连上了 。 这种院落的出现 , 让很多人突然间感觉到了一种思想观念的变化:过去那种“一明两暗”的正房和“众星拱月”的四合院 , 多少隐含着“家有千口 , 主事一人”的家庭理念 , 而眼前的这种“四间对等 , 主偏相连” , 又何尝不在昭示着家庭成员平等的和谐氛围?如此一想 , 颇有些大势所趋的味道 , 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