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亚洲,“横扫”美国!XBB.1.5究竟什么来头?

随着新冠病毒大家族的进化 , 一种代号为XBB.1.5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在美国强势崛起 , 短短一周内感染比例从20%骤增至40%以上 , 取代了BQ.1和BQ.1.1成为美国头号流行毒株 。
每当一个新毒株占据主导地位时 , 自然而然会引发五大问题:这种新毒株的传染性如何?重症率和致死率如何?现行疫苗和治疗方法对于新毒株的效果如何?
出身亚洲,“横扫”美国!XBB.1.5究竟什么来头?
文章图片
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 , 首先要了解XBB.1.5的家世背景 。
XBB.1.5为何方神圣?
XBB.1.5是XBB变体的衍生毒株 , 而XBB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J.1和BA.2.75的组合 。 在进化成XBB.1.5之前 , XBB已经具备比其他奥密克戎变体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 近几个月在亚洲疯狂蔓延 。
出身亚洲,“横扫”美国!XBB.1.5究竟什么来头?
文章图片
XBB于今年8月首次在印度被发现 , 目前已经传播到70多个国家 , 并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主要流行株 。
作为XBB的变种 , XBB.1.5也拥有超强的传播能力 。 有文章援引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数据称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 , XBB.1.5已在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 , 其在美国已蔓延至43个州 。
感染XBB亚型毒株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劳和发烧等 。
XBB.1.5成为美国头号流行毒株
XBB.1.5最初在纽约发现 , 当时一个名叫“YouDoYou”(你做你的)的反口罩行动正在社会上盛行 , 这种对口罩的反感进一步加速了XBB.1.5在纽约甚至全美的传播 。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发布的最新数据 , 在截至12月31日的一周 , XBB.1.5占美国新冠病例的比例为40.5% , 较前一周的21.7%几乎翻了一番 。
CDC估计 , 在美国东北部地区 , 包括新英格兰、新泽西和纽约 , 75%的新冠病例都是XBB.1.5造成的 。
“我们预计这种病毒将成为东北部地区的主要变种 , 相关病例在全国各地都会增加 , ”CDC病毒专家BarbaraMahon告诉媒体 。 Mahon强调称 , XBB.1.5约占全美新感染新冠病例的40.5%只是CDC的预测 , 目前的概率区间在22.7%到61.0%之间 。
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授JohnMoore表示:“过去两个冬天 , 我们都看到感染人数激增 , 并在1月中旬达到峰值 , 我预计今年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 ”
出身亚洲,“横扫”美国!XBB.1.5究竟什么来头?】致病性或未增强
研究发现 , 目前XBB.1.5导致的重症率与其他毒株几乎没有区别 , 这意味着它的致病性可能没有增强 。
据媒体周六报道 , 在过去的两周里 , 美国每天因新冠感染住院的平均人数上升了4% , 达到42324人 。 然而 , 在XBB.1.5占主导的地区 , 住院率并不一定高于其他毒株占主导的地区 。
出身亚洲,“横扫”美国!XBB.1.5究竟什么来头?
文章图片
“目前没有迹象表明XBB.1.5会引发更严重的病情 , ”Mahon告诉媒体 。
更好与细胞结合 , 逃逸能力更强
虽然其致病性并未明显增强 , 但鉴于其独特的F486P突变能够使其更好与细胞结合 , XBB.1.5比其他毒株更容易突破我们的免疫防御系统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病毒学家AndrewPekosz表示 , XBB.1.5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同 , 其有一个额外的突变F486P , 与人ACE2受体亲和力更强 , 能更好地与细胞结合 , 更容易进入人体内 。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曹云龙在推特上发布的数据表明 , XBB.1.5不仅能像XBB.1变体一样有效地逃避抗体保护 , 且前者具有高度的免疫逃避能力 , 而且更善于通过关键受体与细胞结合 。
出身亚洲,“横扫”美国!XBB.1.5究竟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