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周报:乙流比例上升至35.2%!4个问答,全面了解甲流乙流

中疾控周报:乙流比例上升至35.2%!4个问答,全面了解甲流乙流

文章图片

中疾控周报:乙流比例上升至35.2%!4个问答,全面了解甲流乙流

文章图片

中疾控周报:乙流比例上升至35.2%!4个问答,全面了解甲流乙流

近日 , 中疾控流感监测中心发布了第51周(12月18日到24日)的流感周报 , 这次的好消息是 , 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 , 流感监测的流行率都已有所下降 , 这说明我们持续一个多月的流感高峰期已经呈现出了下降趋势 。


在这份流感周报中 , 除了好消息以外 , 也有其他的信息点值得关注 , 根据周报监测数据显示 , 在上周的流感监测数据中 , 原先占据绝对传播优势的甲流H3N2病毒株比例下降幅度更大 , 但乙型流感毒株的占比出现了大幅的上升 , 南方的乙型流感占比为18.7% , 而北方的监测数据则高达35.2%!

乙流相对甲流有哪些特点?疫苗 , 药物对于治疗乙流是否仍然有效呢?我们今天的这篇科普 , 就来和大家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

问题1:甲流和乙流 , 有何区别?


甲流和乙流都属于流感病毒 ,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分类 , 是与他们的病原体结构以及流行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而来的 , 甲流和乙流都是RNA病毒 , 从病毒本身的结构来看 , 甲流病毒呈现螺旋形结构 , 表明散布着脂肪膜和螺旋纹 , 而乙流病毒则呈球形结构 , 表面覆盖着有色的膜 , 无明显的螺旋纹 , 也就是说 , 如果我们从放大足够倍的显微镜下观察着两种流感病毒 , 他们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

因为结构的不同 , 也导致了两种病毒传染性和致病性的不同 , 通常说来 , 甲流病毒更容易引发大规模的传染 , 而乙流病毒则往往传染扩散能力先对较弱 , 更有可能会引起某些局部的爆发 , 但不论传染性如何 , 甲流、乙流的传播途径并没有太大差异 , 它们都可以通过飞沫感染呼吸道进行感染传播 , 另外也能会通过被污染的手接触口、鼻腔、眼睛等途径进行传播 。


从变异性方面来说 , 甲流的变异性更强 , 它的亚变体也更多 , 像引发全球大流行的H1N1 , 和此次引发全国流感爆发的H3N2毒株 , 都属于甲流病毒 , 而乙流目前最常见的亚变体主要有两个 , 分别是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 , 此次在流感周报中检测到的变体全都是Victoria系乙流 。
问题2:感染甲流和乙流 , 哪个更严重?
比起两个病毒的区别 , 很多朋友可能更关心的是 , 感染了甲流乙流 , 哪个病原体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和重症风险呢?不论是甲流还是乙流 , 都有可能引发发热 , 咳嗽 , 咽喉肿痛 , 浑身酸痛等感染症状 , 而甲流可能还会带来腹泻 , 腹痛等呼吸道症状 , 而乙流则更可能会出现眼睛酸痛等症状 , 但一般说来 , 上呼吸道感染的多种病原体 , 都有可能引发上述症状 , 因此 , 单凭症状来判断是否是流感感染都很难 , 更不用说判断甲流还是乙流了 。

关于重症风险方面 , 我们可以看2019年曹彬教授团队进行的一项关于甲流、乙流住院患者严重程度的研究中 , 研究团队对2016年到2018年收集到的574例流感感染住院病例进行了分析 , 研究结果显示 , 从临床改善率和临床改善时间方面 , 乙流都比甲流更有优势 , 但在病死率方面 , 甲流和乙流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 研究者也指出 , 这与乙流感染者基础病更多有一定关系 。 该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研究结果表明 , 与乙型流感相比 , 住院甲型流感患者病情更重 , 临床改善延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