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37℃!科学家发现,人类体温37℃已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什么

不是37℃!科学家发现,人类体温37℃已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什么

文章图片

不是37℃!科学家发现,人类体温37℃已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什么

文章图片

不是37℃!科学家发现,人类体温37℃已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什么

文章图片

不是37℃!科学家发现,人类体温37℃已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什么

在冬天 , 流感高发 , 体温正常或许是人们在不舒服时最想听到的话了 。
一直以来 , 在我们的认知里 , 37℃是人类的正常体温 , 但我们自己测量的时候 , 却往往测不到 。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在慢慢“变凉”吗?

一、人的标准体温为什么在37摄氏度?
这还的从1851年说起 , 德国内科医生卡尔·温德利希在莱比锡市进行了一项研究 , 通过收集2.5万人的腋下体温数据并进行分析后 , 温德利希发现 , 人的体温范围在36.2°C到37.5°C之间 , 统计后取值 , 将37℃作为标准数值 。 这就是“37°C为人体正常体温标准”的由来 。
我们家中的水银温度计上 , 通常都会标注37°C的位置 , 提醒人们一旦体温超过这个数值就需要引起注意 。 测量体温时选取的部位不同 , 测量结果也会略有偏差 。 一般来说 , 腋下温度36°C -37°C就属正常 。

事实上 , 人的体温本来就是在不断波动的 。 如静止时、吃饭前体温会略低一些;运动后、用餐后体温就会稍微高一些 。 而且 , 人体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 , 不同时间段测量的体温常常会有差异 。 如果发现自己早晚测得的体温存在波动 , 不必过于担心 , 只要在标准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
二、研究发现:不到200年人类体温下降0.4℃
为什么之前的标准体温是37℃ , 而在当下 , 37℃已经成为临界值?美国传染病专家菲利普·马科维亚克指出 , 温德利希所使用的体温计与现代体温计存在差异 , 这可能是体温标准有所差异的主要原因 。
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 , 在获得批准后 , 马科维亚克使用了费城穆特博物馆的一件珍贵藏品 , 即当年温德利希曾使用的温度计之一 。
经过测试后 , 他认为这种温度计所测得的体温较现代体温计高出约1°C 。 因此 , 马科维亚克得出结论:37°C的标准体温可能与体温计制造工艺的进步以及当时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有关 。

但实际上 , 就算排除体温计差异 , 人类的体温也真的在下降!2020年1月 ,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教授朱莉·帕森内特及其团队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 , 自19世纪以来 , 成年人的平均体温一直在下降 , 不到200年间下降了0.4°C , 从37°C降到了36.6°C 。
而对于体温下降的原因 , 科学界目前尚未达成明确的解释 。 帕森内特教授推测 , 这可能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关 , 包括室内温度、微生物接触以及可获取的食物等方面的改变 。 她认为 , 我们生理上正在经历变化 。
另外 , 帕森内特教授解释 , 现代卫生、医疗和饮食条件的改善 , 使得现代人不容易患上19世纪容易引起炎症的疾病 , 如疟疾、肺结核和牙疼等 , 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各类抗体药物治疗常见炎症 , 人类无需再依赖加速身体新陈代谢来抵御疾病 , 这可能也是体温降低的原因之一 。

三、体温降低后 , 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有研究表明 , 体温与基础代谢率密切相关 , 每升高1°C体温 , 基础代谢率可能增加13% 。 过低的体温可能导致代谢不佳 , 免疫力下降 。
【不是37℃!科学家发现,人类体温37℃已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