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女医生抗癌8个月,在直播间科普防疫:有一束光相互照亮( 二 )


她随即请教了一位曾做过短视频的小姐妹 , 写了一个医学段子 , 现申请了一个账号 , 放上了自己的第一条视频 。 随着短视频流量的增多 , 她又鼓足勇气在去年开了直播 , 没想到很多场直播收获了两三千的流量 。 在短视频平台做直播 , 她不是想成为一名“网红” , 而是看到了患者背后巨大的需求 。 “绝经这个词儿 , 在我们看来是个非常熟悉的名词 , 但我做了短视频有了互动后 , 才发现原来还有很多中老年人不知道这个词儿 , 不知道这个时期应该怎么度过 。 而通过我的讲解 , 她们能知晓 , 正确面对 , 这就是我一直在做医学科普的初衷 。 ”尹海琴说 。
在今年4月份之前 , 作为一名纯粹的医生 , 她在短视频和直播中侃侃而谈 , 看得出她是一个爱美的女人 , 总是把头发打理得清爽顺滑 , 穿着得体 , 面容精致 。 当她以为这样恬静的医者生涯由此以往时 , 今年4月中旬她偶然摸到自己身上长了一个疙瘩 , 出于医生的直觉 , 她当时就觉得这可能是一个肿瘤 。 她清楚地记得 , 确诊淋巴癌的那天是4月21日 , 第二天就是她38岁的生日 。
当时她没有哭 , 陪她一起去检查的老公却偷偷地哭了 , 她看到了他发红的眼睛 。 老公告诉她:“我答应你一件事 , 以后孩子的作业不用你辅导了 。 ”22日 , 在老公和孩子的陪伴下 , 她度过了她独特的38岁生日 , 那天一家人商定谁都不许想不高兴的事 。 24日就要住院化疗了 , 住院前她想做最后一件事:听说化疗之后长出来的头发打卷 , 而且稀疏 , 她想去照一组照片 , 把自己又黑又亮的头发定格住 。
在网上临时约了照相馆 , 老板一听她的来意 , 加塞为她拍了让她足以一生保存的一组照片 。 照片中的她 , 没有虚弱 , 没有疲惫 , 一如之前那个精致的她 。

乐观抗病 , 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4月24日 , 尹海琴开始化疗 , 就这样一直化疗了6个疗程 。 “挺难的 , ”她说 , 因为化疗影响了造血功能 , 有一段时间她出现贫血 , 反复输血 。 还出现了骨髓抑制 , 没有了免疫力 , 非常难受 。 之前她在家都是用大杯子喝水 , 现在都换成了小杯子 , 因为大杯子她已虚弱得无法拿起 。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 , 身体的难受还是其次 , 最无法接受的还是能让别人看出的外形的改变 。 ”尹海琴也经历了这种改变 , 在第二次化疗开始后 , 她的头发就开始大把大把地掉 。 那段时间她每天在病床上捡头发 , 做成笑脸的造型 , 让自己心情好受些 。 家里有一面落地镜 , 她经常把一顶帽子挂在镜顶 , 这样照镜子时就可以不照出头发 。 一开始她还没能接受当时的自己 。
但一旦出现在短视频前 , 她总是展露出一如既往的笑容 。 尹海琴真正从内心接受现在的自己是有一次 , 她在住院时一位女士跑过来对她说:“尹医生 , 我80多岁的老父亲是您的忠实粉丝 。 现在都说肿瘤患者有‘病耻心’ , 千万不要有这种病耻心 , 都要像您这样 , 乐观面对 。 ”
这次巧遇让她开始审视自己 , 是否可以真正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 “我现在走这条路掉坑里了 , 不要选择在坑里躺平 , 而是要爬起来选择走另一条路 , 一样能走好 。 当关闭一扇窗的时候 , 其实另一扇门已经为我打开 。 只有经受涅槃之苦才能看到生活之美 。 ”
她在一次直播里为自己的假发寻找下一个主人 。 假发是同事送给她的 , 她本想每次直播时换着戴 , 让自己美美的 。 但她最终决定坦然面对现在的自己 , 不再戴假发 。 那些假发最后送给了一位因家庭贫寒而买不起假发的肿瘤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