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风暴中的坚守( 二 )


把更好的医疗资源留给危急重症患者
采访人员采访了解到 , 面对这些困难 , 医院、急诊科齐心协力克服 , 把最重要最紧缺的资源给最需要的人 。
在空间上 , 尽最大可能拓宽和利用急诊空间 , 多收患者 , 尽全力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需求 。 氧气需求大 , 就把诊室固定的氧气插口留给上呼吸机的、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 , 护士每天去氧气站推氧气瓶过来补充用氧需求 , 及时准备好小氧气瓶应对突发状况 。
急诊科对重症患者进行评估分层 , 全力救治 。 针对单纯发热感染患者 , 对症强化治疗;针对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 , 发挥多学科团队优势 , 进行综合诊治;针对危重症患者 , 发挥重症医护专家团优势 , 加强器官保护和生命救治 , 把握治疗关键环节 , 重点监测临床预警指标 , 通过关口前移争取抢救时间 。
“半个月来 , 每一名急诊人都拼尽全力 , 每个人都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急诊科主任朱继红感慨道 。
采访中采访人员也看到 , 一些二三十岁年轻人感觉咳嗽胸闷 , 来到急诊要求拍CT胸片 , 当分诊台护士希望把他们分流出去时 , 他们就跟护士吵嚷 。
迟骋对采访人员说:“所以我们想通过媒体向社会呼吁 , 症状轻微的患者 , 可以到社区医院或二级医院门诊去看病 , 不要占用急诊资源 , 把更好的医疗资源留给危急重症患者 。 ”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 , 《工人日报》采访人员遇到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副院长王建六到急诊科了解患者收治、工作运转、物资保障以及重症患者救治情况 。
王俊表示 , 医院急危重症救治压力大、任务重 , 但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不退缩、不懈怠 , 坚守在急危重症救治第一线 , 维护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 体现了“人民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 他嘱咐大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 以科学的精神开展救治工作 。
(文中患者为化名)
急诊风暴中的坚守】来源:工人日报工人日报采访人员姬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