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有症状感染者比例较“大上海保卫战”时期明显升高?专家分析( 三 )


“阳康”们在家里没必要戴口罩 。 但是 , 在人群聚集地还是要戴 。 我看过海外一项研究 , 80多万人的样本 , 二次感染率在2%到3% 。 这可能跟两次感染间隔时间 , 以及感染者免疫功能有关 , 为了你的健康 , 请坚持“三件套”“五还要” 。
阳了但不太有症状的老人 , 要特别关注 。 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反应能力都在下降 , 感染后的临床特征和年轻人不同 。 可能肺炎已经发生 , 却只是昏昏欲睡 , 反应慢了 , 行动不便了 。 尤其要关注独居老人 。 血氧仪可以监测 , 但也不是万能的 , 还要观察老人是不是反应迟钝、神志不清 , 皮肤黏膜是否发生改变 , 嘴唇、指甲颜色是不是有点发紫 。 如伴有持续发烧、咳嗽、胸痛 , 风险就更大了 , 就要到医院 , 通过CT等方式看看肺部有无炎症 。
大江东:很好奇 , 您感染过吗?大上海保卫战期间 , 您参与建设过7个方舱 , 我们也采访过您主持医疗救治的方舱 , 发现感染者有跳广场舞 , 有唱歌的 ,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挺高 , 现在大家都觉得有症状比例明显升高 , 为什么?
陈尔真:新冠病毒对于人类来说 , 普遍易感 , 不同的人感染后的临床表现不一样 。 我感染过 , 症状非常轻 , 发烧到38.5度 , 半天就好了 , 没有头痛、肌肉痛 , 可能跟我打全程疫苗有关 , 也可能碰到的病毒载量较少 。
现在看来 , 确实和大上海保卫战时期不太一样 。 当时上海60多万感染者 , 是通过核酸全检筛查出来的 , 其中隔离在方舱的 , 很多是无症状 。 现在上海疫情传播范围非常广 , 可能已达人口的70% , 超过当时的二三十倍了 。 从绝对数来说 , 大家必然感到 , 有症状的人比较多 。
对于这一波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 , 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数据统计研判 。
原标题:专访陈尔真:急诊人数翻倍 , 医疗机构如何应对?
编辑:周杨
责编:张松涛
审核:冯飞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现阶段有症状感染者比例较“大上海保卫战”时期明显升高?专家分析】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