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症ICU:与死神角逐,为生命守门( 二 )


“2020年援鄂去往黄冈时 , 我就抱着能拉回一个是一个的心态 , 现在我依然秉承着初心 。 ”郭丙秀告诉新黄河采访人员 , 此前她曾作为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成员 , 在黄冈与新冠病毒斗争了57天 。 如今的她 , 仍坚定地保持着作为医护人员的信念 。
走进重症ICU:与死神角逐,为生命守门
文章图片
一个夜班抢救三名病患 , 援疆“硬核”医生阳后三天返岗
在重症医学科ICU三病区 , 不断忙碌还有抽调自各个科室的“硬核”医生 。 此前曾参与山东省援疆医疗队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张源 , 便是其中一员 。
2022年10月11日 , 张源奔赴新疆参与医疗驰援 , 于12月底返回济南 。 随后 , 他便一头扎进了重症医学科ICU三病区 。 在经验丰富的张源看来 , 该病区属于一处“综合ICU” 。 “尽管我之前也在重症监护室 , 但这里的病患以中老年人为主 , 心肺功能较差 , 病情更加严重 , 治疗程度也更高 。 ”
由于长期的疾病会导致病人出现心脏骤停等意外情况 , 在ICU三病区内 , 抢救也成了“家常便饭” 。 张源回忆 , 一次时常较短的抢救 , 也要花去20分钟到半小时的时间 。 “有时遇到比较棘手的情况 , 我们的抢救甚至会花去一两个小时 。 ”进入ICU三病区后 , 张源最为忙碌的一个夜班 , 曾连续抢救了三名危重症患者 。 “每一次抢救都是为了挽救病患的生命 。 不夸张地说 , 不论昼夜 , 大家的神经都是紧绷的 。 ”
尽管在医院里的张源不断救助着危重症患者 , 盼望着他们能恢复到健康状态 , 但他的家属如今还处于生病的状态 。 “我的父亲、母亲有些基础病 , 最近还在发烧 , 岳父、岳母也都是阳性 。 ”张源坦言 , 援疆返回济南没几日 , 他就“阳了” , 3日后他便返回岗位工作 。 此后 , 他家中的亲属也呈现阳性 , 但由于工作较忙 , 张源始终没能抽出时间来照料亲属 。 “但相比ICU病区内救治的患者 , 我们的状况要轻很多 , 有很多同事也带病坚守在岗位上 。 ”
走进重症ICU:与死神角逐,为生命守门
文章图片
专业护师主动支援ICU病区 , 盼望自己能生出“分身”
在重症医学科内 , 危重症患者由于疾病负担已无法行动 , 此时便需要专业护师进行护理 。 为避免病患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出现压疮 , 护师每隔2小时便需要为病患翻身 。 面对大便失禁的病人 , 护师也需要耐心清理排泄物 , 随后帮其擦拭身体 。
今年37岁的武荧荧 , 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的专业护师 。 2020年初 , 她作为山东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队员 , 驻扎湖北省人民医院驰援59天 。 彼时 , 为了便于穿戴防护服她剪去了长发 。 如今 , 她来到ICU三病区进行支援 , 主要负责值班、配药等精细工作 。
“因为我之前有过援鄂经验 , 加上在肾内科工作会操作床旁血滤机 , 所以来支援了 。 ”武荧荧介绍 , 原本护师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 , 但由于ICU病区极为重要 , 医护人员往往工作11、12小时才下班 , 每日的吃饭时间则压缩至10分钟 。 “只要走进病房 , 就能发现有需要优化的事情 , 有停不下来的活 。 ”
走进重症ICU:与死神角逐,为生命守门
文章图片
在武荧荧看来 , 驰援重症医学科可以积累更多护理经验 , 学到更多从医知识 。 “目前下班后 , 我们也有系统的重症监护培训 , 例如操作呼吸机等等 。 在医疗资源较为紧张的当下 , 每个医护人员都希望自己能有’分身’ , 学会更多本领挽救病人生命 。 ”
ICU三病区的大门外 , 是急切等待的家属 。 他们眼含热泪 , 期盼着亲人重获健康 。 三病区的大门内 , 是响应号召临时组建却无比默契的“硬核”医师团队 。 他们或疲惫 , 或辛劳 , 或有生病的家属 , 或为医患状态担忧 。 但毫无疑问 , 他们秉承着同一个信念——守护患者“生命之门” , 让他们能够充满希望地照耀2023年的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