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的“现代范”( 二 )


2经营集约化轻松种田稳增收
手机一点 , “田管家”上岗、大农机下地 。 这是延安市黄龙县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生动写照 。
“玉米耕、种、防、收4个阶段 , 犁地、旋耕、打药、机械收割、秸秆还田5个环节 , 合作社全程托管服务 , 一亩地才123元 , 省钱省力又省心 。 ”自从把地托管给村里的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 , 黄龙县三岔镇喜乐村村民徐长栓真正体会到种田的轻松 , “集约化管理 , 一条龙服务 , 咱啥心都不操 , 不光收成好 , 还能腾出手打工挣钱 , 多一份收入 。 ”
旋耕机、播种机、拖拉机、秸秆粉碎机……在喜乐村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内 , 120多台(件)各类农业配套机具一应俱全 。 合作社理事长任海平刚从地里干活回来 , 趁着休息时间仔细检修这些“家伙什” , 为开展新一轮的作业做好准备 。
“我们现有社员63人 , 都是自带农机入社 , 统一接受调度 。 以前 , 忙完村里的农活后 , 大家跨区开展作业 , 经常是有一天没一天的 。 2021年底 , 镇上倡导农户和合作社参与土地托管 , 我和社员们一合计 , 托管后大家不愁没活干 , 也不用出去揽活 , 省下了燃油和机械损耗 , 也方便了四邻乡亲 。 ”任海平边忙边介绍 。
2022年开春 , 任海平代表合作社又跟周边3个村达成了5600亩的土地托管服务合作 。 “集约管理 , 标准就能统一 。 每一回犁地、旋耕、播种 , 我们都要投入大量机械开展作业 , 农民省事了 , 干活的效率也高了 。 ”任海平说 , 通过耕、种、收“一条龙”服务方式 , 为当地农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农机作业服务 。 除此之外 , 合作社还把外出作业省下的燃油和损耗 , 作为利润让利给群众 , 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同时 , 也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
近年来 , 黄龙县围绕农业生产全环节 , 拟定托管协议 , 列出托管内容清单 , 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点单式”托管服务 , 群众自愿“点单” , 经营主体提供农资、农机、农技服务等 , 通过规范化、集约化管理 , 让农民种地更省心、收成有保证 。 2022年 , 黄龙县试点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6.56万亩 , 亩均增效296元 , 共计增收4172.16万元 。
3增收多渠道融合发展显成效
产业兴 , 则百业兴 。 高标准农田建设 , 不只在“建” , 关键在“管” , 只有构建新型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 , 不断延长产业链 , 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 近年来 , 我省瞄准产业发展方向 , 对农田布局、生态、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设计、填漏补缺 , 让农业更绿更美 , 形成粮食生产与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的好势头 。
2022年12月19日 , 在咸阳市武功县贞元镇中川村的高标准农田 , 一块块麦田整齐划一 , 滴灌设施随处可见 , 全长10余公里的灌溉渠在田间绕来绕去 , 把一渠渠清水送进地头 , “喝”足了水的麦苗长势更旺了 。
自2018年贞元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来 , 周边5个村1万多亩农田经过改造提升后 , 不仅实现了粮食增产 , 整个乡村呈现焕然一新的面貌 。
“我家8亩地全都托管出去了 , 秋收时光收粮就行 。 虽然不种地了 , 但人不能闲着 , 我这两年在农业园区的面粉加工厂打工 , 既能顾得上家 , 每月还有稳定的收入 。 ”村民赵会迎正准备去厂里上班 。 说起现在的生活 , 她高兴得合不拢嘴 。
赵会迎说的农业园区是武功县海鋈皇嘉万亩粮食高新农业示范园 。 这也是武功县根据产业发展需求 , 通过高标准农田辐射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工程 。 这几年 , 园区粮食单产稳定提升 , 还研发了石磨面粉、手工挂面等系列产品 , 进一步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 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