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让仲景先师教西医看感冒( 二 )


我的理解 , 那些说哪种中药能杀病毒、哪种中药能杀细菌、用一堆寒凉药治疗感冒的 , 没有读懂经方 , 没有理解中医 , 是按照西医的思路在思考问题 。 经方要发胃肠的津液到体表 , 到粘膜 , 为什么呢?中医说的这个津液绝不是只说水 , 也不是单纯的血液 , 西医证实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在哪里?在肠道啊 , 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什么?是脾脏啊 , 人体的结构是非常精密的 , 为什么要储备大量的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在胃肠里?生病的时候要用他们打仗啊!人体的淋巴管系统和血管是伴随的 , 血液系统旺盛了 , 淋巴系统就会跟着旺盛 , 运送“士兵”到“战场”打仗 。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个原理 , 那就能了解为什么经方那么的顾护脾胃 , 为什么后世的“补土派”能占一席之地 。 西医近些年免疫治疗才在肿瘤治疗方面崭露头角 , 哪知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知道免疫系统的重要性 , 就会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 , 而且我们的免疫治疗比西医的免疫治疗系统复杂的多 , 由此我也十分坚信经方思路的中医是一定可以治疗肿瘤的 , 这一点毋庸置疑 。
中医除了“免疫治疗”还有“靶向治疗” , 葛根汤就是很好的例子 , 葛根汤也是发散津液到体表 , 但她会把津液特异性的发散到颈项头面部 , 也就是所说的提升津液 , 所以葛根汤治疗项背强几几 , 治疗面瘫 , 治疗刚痉(脑膜炎) , 头颈部的问题用葛根 , 另外感冒咽痛的 , 葛根汤效果好 , 但是扁桃体肿大的咽痛不算 , 扁桃体肿大是少阳病了 。
小青龙同样是治外感合并肺部症状的 , 但小青龙加的是细辛、半夏、五味子 , 用热药、祛痰、祛水的药 , 所有小青龙治疗的是表寒、里寒 , 就是有怕冷、流清鼻涕、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的痰 , 痰咳出来很快就化成水 , 咳嗽的声音很混浊 , 像有水音一样 。 我女儿就是这样的症状 , 有时候是受凉 , 有时候无缘无故开始咳嗽 , 咳嗽的很深 , 吐出来的痰就是白色很多泡泡的 , 之前按照西医的思路考虑支气管炎 , 吃抗生素、易坦静 , 做雾化 , 也能好 , 不过得好多天 , 而且很容易犯 , 读懂了小青龙以后 , 每次只要1/3包小青龙 , 吃一次咳嗽就会明显减轻 , 最多吃2天稳好 , 而且犯的次数也明显减少 , 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一剂知二剂已” 。 刚开始看中医的时候 , 感冒了总是在考虑是风寒?是风热?是暑湿?是不是风热的不能喝姜糖水?嗓子疼的都是风热?为什么流清鼻涕也嗓子疼?类似这样的问题一直想不明白 , 现在才知道很多中医都被后世医家误导了 , 人家仲景先师跟本没说感冒分风寒、发热 , 后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 反而解决不了问题 。
另外感冒引起的并发症、合并症仲景先师都有记载 , 比如感冒腹泻 , 就是所说的胃肠型感冒 , 有葛芩连汤;支气管炎没有表证的有麻杏石甘汤;脑膜炎用葛根汤或瓜蒌桂枝汤;心肌炎比较复杂根据症状轻重桂枝甘草汤到四逆汤变化;胸膜炎有胸水的话有十枣汤 , 单纯胸肋痛用小柴胡汤;高热惊厥的合并阳明证比较多 , 可以观察一下容易高热惊厥的孩子 , 大部分有便秘;皮疹的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等等等 。 可以看到仲景先师的临床经验是非常丰富的 , 各种各样的变证他都见过 , 而且给出来治疗方法 , 千万不要去怀疑甚至污蔑我们的传统医学 ,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那是圣人之学 , 先人们写这些书没有为了私利的 , 都是为了黎民苍生 , 其价值和《论语》、《道德经》是一样的 。 特别提醒 , 千万不要对着病名去自己开方治病 , 因为里面还有很多禁忌 , 很多脉证的变化 , 你不全面了解就会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