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重症治疗经验成熟,不能因恐慌而混乱( 二 )


此外 , 李太生开展的另一项丙种球蛋白治疗对重症新冠患者临床获益的研究还发现 , 辅以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有效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
李太生介绍称 , 研究表明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使用会阻断新冠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的“炎症风暴”和潜在的“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 , 从而发挥疗效 , “高危人群发病7天内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 , 这提示我们重症新冠患者能从早期、足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中获益 , 但对于已经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重症患者而言 , 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有限 。 ”
有鉴于此 , 李太生认为应当对新冠重症患者尽早采取“抗凝+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案 , “我们在早期的研究中发现 , 在感染新冠病毒后 , 感染者通常会在0-7天内经历病毒血症期 , 感染7-10天左右会进入急性肺炎期 , 感染14-21天左右进入恢复期 , 我们主张在急性肺炎期的早期就应该赶紧使用抗凝低分子肝素和丙种球蛋白的组合治疗 。 ”
也正是因为丙种球蛋白对于新冠重症患者特殊的治疗作用 , 李太生认为当下应该呼吁民众不要滥用丙种球蛋白 , 而是把有限的丙种球蛋白药物留给真正需要的重症患者使用 , “丙种球蛋白不是对所有新冠病人都适用的 , 应该仅限于重症病人在发病两周以内使用 。 ”
抗病毒治疗药物要酌情使用
相较于三年之前 , 现如今我们在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多了抗病毒治疗小分子药物这种“武器” 。 一些能够抑制、干扰新冠病毒复制的抗病毒药物 , 还被“冠以”新冠“特效药”的名号 , 从而引发抢购和囤积的狂潮 。 李太生认为 , 对于这些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作用不能过于“神化” , 事实上这些药物只有在对特定人群的治疗中才能发挥作用 , 有着严格的使用条件 , 应该酌情使用 。
李太生指出 , 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最佳的时机是在发病5天内 。 有研究显示 , 患者在发病5天内接受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 , 可以降低高危门诊新冠患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 , 且能加快患者病毒载量下降 。 对于重症危险因素更多、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的风险更高的人群 , 用药获益更大 。
“但试验发现 , 使用这款药物会出现味觉障碍和腹泻等不良反应 。 利托那韦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病人群的日常用药存在相互作用 , 因此在临床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前需要根据重症患者合并用药情况评估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 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 。 ”李太生强调 。
在《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方案建议及适宜技术(第一版)》中也指出 , 利托那韦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 , 该影响会在利托那韦停药2-3天后消失 , 一般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停药3天后恢复原有治疗药物 。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重症治疗经验成熟,不能因恐慌而混乱
文章图片
而对于国家药监局刚刚应急附条件批准上市的另一款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韦 , 李太生认为 , 从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来看 , 使用这款药物最大的临床获益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人 , 以及在发病5天内启动治疗的重症高风险人群 。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重症治疗经验成熟,不能因恐慌而混乱】“可以说 , 对于重症高发因素的病人在发病5天内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我们现在增添的‘新手段’ , 但这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判断病人的具体情况 , 尤其是不同发病阶段的治疗要科学性和有针对性 。 ”李太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