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分级分类应对重症高峰,让患者“能上能下”,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摘要:闵行形成“急诊-病房-社区-居家”正向流动机制 , 有效缓解了区内医院的床位压力 。
闵行分级分类应对重症高峰,让患者“能上能下”,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文章图片
家住闵行鹤北四居委的许阿姨 , 12月26日起自测抗原阳性 , 自服退热药治疗后仍持续有低热 , 1月1日起出现咳嗽咳痰加重、气促的症状 。 家庭医生了解后 , 考虑有肺炎可能 , 将其转至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
1月3日 , 在五院治疗后 , 许阿姨外配后续2天补液回家 。 1月4日上午 , 她携补液至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 接诊医生评估许阿姨需进行长期低流量吸氧治疗 , 为其申请了住院床位……
随着疫情的发展 , 医疗救治的压力从发热门诊向急诊和重症救治的科室传导 , 急诊留观室、重症床位、住院床位的需求激增 。
为此 , 闵行区进一步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转诊方案 , 形成“急诊-病房-社区-居家”正向流动机制 , 将康复期患者分流至社会办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有效缓解了区内南北两家医联体牵头医院的床位压力 。
能上能下 , 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元旦期间 , 闵行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腾出300张床位 , 用于二三级医院下转病人的救治 。
1月3日起 ,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2家医联体牵头医院安排专人负责 , 将病情稳定的轻症患者下转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办医疗机构治疗;同时 , 下转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及时对接医联体专家 , 做好指导和上转 。
为此 ,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安排有感染、呼吸科方面丰富诊疗经验的6名家庭医生和2名护士 , 形成“6+2”医疗团队 。
“前期 , 家庭医生进行了统计 , 居民如果‘阳’了 , 家庭医生会根据病人情况考虑是否上转 , 主要是呼吸困难、发热超过3天未退烧等 。 ”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胡小英介绍说 , 此次和五院建立了转诊工作群 , 有什么情况随时沟通 , 确定上转后转到五院 。
这几天 , 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已逐渐接到下转的病人 。 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 , 经过医生评估和家属同意 , 转到社区进一步治疗 , 腾出宝贵的医疗资源给更需要的病人 。 而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安排了专门的医护人员 , 全力保障下沉社区的患者救治 。
“我们共有3个病区 , 60多张空床位 , 接收下转病人以及社区门诊的轻症病人 。 ”胡小英介绍说 , 这两天病人陆陆续续入住 , 已使用20多个床位 , 还剩40个床位左右 。
开不开抗病毒药物?有了会诊审核机制
这几天 , 抗病毒药物颇受关注 , 闵行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都配备了辉瑞Paxlovid , 各社区均有一定数量的备货 , 优先保障重点人群“黄金72小时”抗病毒药物使用 。
“它是2+1组合制剂 , 一盒药可以用5天 , 目前第一批‘阳康’患者用下来反馈不错 。 ”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帅说 , 前期家庭医生对辖区内的高危人群进行了一轮摸底 , 对感染后易转为危重症的重点人群有了初步把握 。 “如果‘阳’了 , 可以找家庭医生申请开药 。 ”
闵行分级分类应对重症高峰,让患者“能上能下”,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文章图片
不过 , 抗病毒药物并不是申请了就能开 。 刘帅告诉采访人员 , 社区医院已建立一套会诊机制 , 患者或者家属提出申请后 , 家庭医生会把需求发送到审核群里 , 由群内的专家审核 , 审核通过之后 , 家庭医生再通知本人或家属到社区开药 。 一般来说 , 从提交申请到反馈审核结果 , 半天就能完成 。 “审核群里有闵行区中心医院呼吸科专家 , 也有我们自己的医生 , 每天都有值班的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