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急的血库与“找血”的患者:血站员工带头献血 病人家属线上线下四处求助

采访人员/颜星悦实习采访人员/陈湫林
编辑/杨宝璐
告急的血库与“找血”的患者:血站员工带头献血 病人家属线上线下四处求助
文章图片
北京通州的献血车上 , 等待献血的人们
告急的血库与“找血”的患者:血站员工带头献血 病人家属线上线下四处求助】直到丈夫住院之前 , 王怡都未觉得 , 用血是一件这么“奢侈”的事——想让亲朋好友帮忙捐血 , 却发现身边的人都“阳”了;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之后 , 多位热心网友虽然主动联系 , 但符合捐血要求的 , 只有一个人 。
随着寒冬到来、各类患者增加 , 以及各地陆续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 , 全国多地血库启动采供血应急预案中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 。 多地血液中心满足不了医院的临床输血需求 , 不得不“卡着医院的脖子” , 按比例减少血液的分发 。
以往 , 当某地发生“血荒”时 , 采用从其他地区调血支援的方法 , 在这个冬天失效了 。 在深一度的采访中 , 各地血液中心纷纷采取措施缓解用血困难 , 不少地方的血液中心只能由员工上阵捐血 , 充当“应急血库” 。
12月17日 , 国家卫健委《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 , 修改“新冠患者康复半年内暂缓献血”的条款 , 确定新冠感染者转阴7天后即可进行献血 。
告急的血库与“找血”的患者:血站员工带头献血 病人家属线上线下四处求助
文章图片
医院给王怡丈夫开的优先用血流程单
找血
“必须有人给你定向献血 , 给你优先用 , 你才能用上 。 ”医生这样告诉王怡 。
王怡的丈夫今年30岁 , 除10年前做过一次胃部手术外 , 身体一直很健康 。 但从2022年12月15日感染新冠后 , 久未发作的胃病突然又找上门来——12月17日起 , 他开始连续吐血、便血 。 挺到19日 , 挨不住了 , 才告诉王怡自己的情况 。
王怡立刻带丈夫做核酸、挂急诊 。 12月20日 , 丈夫住进山西白求恩医院 , 彼时 , 他已经开始吐血块了 。
住院两天 , 王怡眼看着丈夫的血红蛋白指数一路从70多掉到20 , 焦虑得睡不着觉 。 在办理住院手续时 , 医生就告诉她 , 以她丈夫目前的情况需要输血 , 但医院没给他输 , “医生就一直说‘你们去找血 , 找到了才能输’ 。 ”王怡说 。
医生给了她一个“优先用血审批单” , 上半联是她丈夫的姓名、住院科室 , 用血需求 , 下半联要求写这次捐血人的信息:姓名、血型、本次献血量 。 当时 , 她丈夫需要至少400cc的A型血 , 医院要求“必须是1:1换” , 这就意味着 , 王怡必须找到人去献400cc血 , 丈夫才能用上血 。 “不一定非得家属献血 , 也不要求A型必须跟A型置换 , 但是必须是等量置换 。 ”王怡告诉采访人员 。
那几天 , 王怡自己也“阳”了 , 没法献血 , 她得找亲友去附近的献血屋献血 。 献血成功后 , 机器会自动生成一个系统码 , 把码条贴在审批单上 , 再把审批单交给血库 , 患者就能用血了 。
但王怡向身边亲友求助了一圈 , 发现身边竟没有一个合适的献血人 。 根据医院最新的献血要求 , 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检测或抗原阳性7天后才可以献血 , 但符合献血条件的亲友 , 恰好都不符合要求 。
在太原找不到人“换血” , 王怡甚至联系了外地朋友 , 但外地朋友纷纷把抗原检测的照片发给她 , “他们说自己现在也阳了 , 过两天 , 等阴了一定给你献去 。 ”王怡回复朋友 , “急救呢 , 你这过两天是啥时候?”
12月22日 , 丈夫的情况陡然紧急 , 开始吐血 。 王怡实在没辙 , 只能请求医院协调先给丈夫输血 。 “他都休克了 , 医生抢救时给他输了400cc血 。 ”回忆起那晚的情景 , 王怡胆战心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