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盟:“一村一品” 各美其美( 二 )


中课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 利用本地群众长期以来喜食辛辣的习惯 , 打造了独具风味的食品——佤味腌牛皮 , 并推动从传统手工制作升级为标准化加工 , 催生独特化、差异化明显的地方特色产业 。 中课村盘活村集体闲置场地、固定资产和“沉睡”资金 , 将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640平方米 , 兴建成为拥有标准厂房和加工仓储设施的生产、销售用房 , 进行租赁 ,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 2021年12月中课村佤味工坊完成全部建设内容 , 项目概算总投资400万元 。
中课村用佤味工坊特色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无限潜力 , 吸引了一批外出务工人员 。 目前 , 佤味工坊加工能够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30人以上 。 佤味工坊、“以工代赈”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销链接 , 带动农户发展蔬菜配料种植、肉牛养殖、并为各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
强边固防保家园
嘎娄村坚持党建引领 , 突出强边固防示范创建 , 构筑起“村村是堡垒 , 家家是哨所 , 人人是哨兵”管控体系 。 全村6个基层党组织全部实现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 , 深入实施“红旗飘飘”工程 。 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 , 规范村级各类组织运行 , 同时落实“党委领导、支部负责、突击队主体”工作机制 , 成立强边固防突击队中课镇边境段临时党支部1个 , 3个抵边村民小组实现第一书记全覆盖 , 成立党员突击队1支 , 边境巡逻队1支 , 守护家园小分队6支 , 常态化开展巡边护边 。
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支撑+群众主体”为模式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基层社会治理 。 通过召开群众会议、发放健康科普知识手册 , 利用村村响、公示栏、微信群等多种方式 , 营造了创建强边固防示范村的浓厚氛围 。
云南西盟:“一村一品” 各美其美
文章图片
强边固防保家园 。 安娥嫩摄
民族团结促和谐
中课镇聚焦“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建设目标 , 打造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新样板” 。 2022年中课镇谋划统筹整合资金4976.64万元 , 建设2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 , 建设项目63个 。
永不落村以水、民族文化、森林和区位优势确定发展建设方向 , 加强村寨旅游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民族文化培训等内容 , 补齐短板、拉长长板 , 以点带面 , 串联成片 , 提前规划 。
同时 , 积极探索“互联网+民宿”“合作社+农户”“景区带村”等模式 , 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游、养生休闲游、边关风情游和农耕体验游等旅游产业 。 拓展增收渠道 , 产业提质增效 , 努力把永不落村建设成为“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的边境样板村 , 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让边境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
云南西盟:“一村一品” 各美其美】对永不落村二组整体风貌打造 , 凸显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国门形象 , 以佤族特色建筑村落、佤寨休闲农庄、永不落原始森林公园为依托 , 带动一批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特色的农家乐 , 让村民“钱袋子”不断鼓起来 。 (张诗韵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