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的“不白之冤”( 二 )


比如,2009年蒙牛特仑苏OMP牛肉风波,就是牛奶中添加了牛奶碱性蛋白(MBP)造成的 。MBP这种食品添加剂已获得了美国和新西兰政府的使用许可,但我国当时尚未允许使用 。
但曹雁平告诉采访人员,对食品添加剂实行申报制度和许可管理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没有申请使用食品添加剂,这种食品添加剂自然就不会被该国有关部门安全评估,并制定使用范围和限量 。一国政府准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如果没有被另外一个国家准许,就不能在这个国家使用 。
世界各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也是不完全一样的,这个取决于什么呢?
“各个国家的生活习惯不一样,饮食不一样,各有独特的饮食习惯 。”曹雁平说 。
曹雁平举例说,比如中国北方人爱吃馒头,传统会在馒头里加明矾,使馒头更劲道,口感更好 。但研究发现超量摄入铝对人体有危害 。因此,联合国规定了每人一周摄入铝的最高限量 。但是各国会根据需要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食用情况,制定各自的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使用范围和限量) 。由于中国北方人爱吃馒头,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摄入机会大,所以我国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会更严格 。
同时,事物也是变化发展的,一种食品添加剂今年能用,明年就不能用了 。
孙宝国表示,我们国家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少,一些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有高档的,也有低档的,尽管跟安全性没有关系,但是随着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整体上来讲是有动态变化的,总是要增加一些品种,也要淘汰一些品种,我们国家也是这么做的 。
据了解,在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数量在2500种左右,而全世界有1.5万种以上 。
实际上,食品添加剂也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
“越是发达的国家,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就越多,消费量就越大 。”曹雁平说 。
食品添加剂有没有罪
近年来,从“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感越来越差 。谈到食品安全,很多人就会想到食品添加剂,误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就是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
调查显示,在我国,90%左右的人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添加剂所造成的 。
事实是否如此?能否就此给食品添加剂定罪了呢?
专家表示,我国政府从来就没有许可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为食品添加剂,它们在食品中都是非法添加物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科学家吴永宁也曾指出,三聚氰胺、苏丹红这些都是非法添加物,我们不能把非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进行混淆 。
很显然,非法添加剂的使用使食品添加剂蒙受了不白之冤 。
当然,还因为食品添加剂涉及多学科,专业性极强,非专业人员很难讲清其中原委 。
“时常出现个别非专业领域的专家对食品添加剂错误的解读误导公众的情况,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曹雁平说 。
同时,某些食品标签和媒体广告频繁出现“本品绝不含防腐剂”“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等字样,这也加剧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担心食品添加剂会危害健康 。
曹雁平告诉采访人员,从全世界范围看,因食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的疾病是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 。如果不使用食品防腐剂、保鲜剂等,食品很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用后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
今后,食品安全问题还会时有发生,但食品添加剂不能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替罪羊”,食品添加剂的“正名”之路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