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酸奶引发健康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对含乳饮料产品质量进行国家监督抽查 , 共抽查了北京、上海、重庆等10个城市的40种产品 , 抽样合格率为72.5% 。
夏季是酸奶消费的黄金季节 ,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 各地乳品企业良莠不齐 , 酸奶产品质量也令人担忧 。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对全国十大城市的一次大规模抽查表明 , 含乳饮料抽样合格率仅为72.5% 。
含乳饮料可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和发酵型含乳饮料(俗称“酸奶”)两种 , 后者更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 。据透露 , 一些“问题酸奶”严重存在着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少 , 细菌、防腐剂超标等现象 。
面对良莠难辨的酸奶市场 , 消费者想说爱你不容易 。那么 , 如何识别酸奶的质量呢?这里 , 有关食品专家教你学做明白人 。

认清“问题酸奶”三宗罪
目前市场上“问题酸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大致有三类 。
一是卫生指标不合格 。按照酸牛奶的国家标准 , 对硝酸盐、亚硝酸盐、大肠菌等卫生指标都有强制性限值 , 例如按国家标准每100毫升酸奶里最多只可有90个大肠菌 , 而有的产品被查出竟达到2400个 , 超标25倍之多 。长期食用这类大肠菌、防腐剂超标的产品 , 会引起肠道中微生物失衡 , 引发肠胃炎等疾病;长期食用亚硝酸盐超标的酸奶还会对肝、肾等人体重要脏器带来危害 , 甚至引发癌症 。
二是防腐剂超标 。一些企业为了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 故意超量添加防腐剂 。国家标准强制性规定 , 纯酸牛乳、调味酸牛乳中不得检出防腐剂山梨酸 , 果料酸牛乳中的山梨酸限量为每公斤0.23克以下 。但在抽查中发现 , 部分企业的酸牛乳产品中山梨酸含量严重超标 。
三是营养指标不达标 。一些小型企业为了节省成本 , 不按国家规定的营养指标和其他理化指标生产 , 有的产品还用酸乳饮料冒充酸奶上市 。
辨明质量“看、闻、尝”
一看酸奶的包装 。先看酸奶包装上是否有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及含量、执行标准、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标识 。袋装酸奶要看一下是否有漏袋现象 , 瓶装的要看铝箔盖是否严密 , 是否有瓶裂现象 。然后 , 打开酸奶先看酸奶的形状 。正常情况下 , 凝固性酸奶的凝块应均匀细密 , 无气泡 , 无杂质 , 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 。再看酸奶的颜色 。正常的酸奶颜色应是微黄色或乳白色 , 这与选用牛奶的含脂量高低有关 , 含脂量越高颜色越发黄 。
二闻酸奶的香气 。好的酸奶打开后会有一股天然乳脂的香气 , 含脂量越高 , 香味越浓 。
三是品尝酸奶的滋味 。国内生产的酸奶多为加糖酸奶 , 会有一股酸中带甜、酸甜含香的复合滋味 , 越接近纯奶质量越好 。
乳酸饮料不是酸奶
【问题酸奶引发健康问题】有些商家用成本较低的乳酸饮料冒充酸奶 , 一些饭店餐馆服务员兜售的“酸奶” , 也就是乳酸饮料 , 营养价值较低 。消费者要明白 , 酸奶首先是液态奶 , 本质是奶;乳酸饮料首先是饮料 , 不是奶 。酸奶是纯牛奶加糖或果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产品 。市场上的乳酸饮料是在牛奶中加入水、糖或甜味剂 , 经人工调酸制成的饮料 , 其营养只有酸奶营养的三分之一 。合格的乳酸饮料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 但儿童不能过量饮用 , 因为其中的食品添加剂易使儿童产生厌食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