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田不闲 人勤地生金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冬闲田不闲 人勤地生金
文章图片
冬闲田不闲 人勤地生金】村民在采收蔬菜 。
眼下正值冬季 , 本是农闲时节 , 而东兰县武篆镇的很多农户却没有闲下来 。
在那烈村 , 当地采用“供销社+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 , 引进粤港澳大湾区企业 , 通过流转冬闲田 , 因地制宜种植蔬菜 , 不仅让秋收后闲置的农田再次“忙”了起来 , 村民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
走进那烈村的白菜苔种植示范基地 , 往年一到冬季就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已被开垦成大片菜园 。 一排排青菜长势喜人 , 苍翠欲滴 。 村民穿梭其间 , 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忙着摘菜、装筐、称重、装车 。
“我每天在家门口摘菜 , 就能赚到100多元 。 ”村民韦乜安深有体会地说 , 往年 , 每到秋冬农闲季节 , 村里人没活干 , 人闲地也闲 。 如今 , 在党委、政府的统筹引导下 , 大家人人有活干 , 户户有钱挣 。
“基地共种植白菜苔380亩 , 经过细心管护 , 从2022年11月开始陆续采收 。 ”县供销社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黄仲泽介绍 , 县供销社与蔬菜种植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 由合作方解决产业种子、种植、管护、销售等难题 , 采取“订单农业”方式 , 将蔬菜销往粤港澳大湾区、贵州等地 。 截至去年12月中旬 , 基地共采收白菜苔14万公斤 , 实现销售收入56万元 。
据悉 , 目前 , 基地已辐射带动那烈村393户1639人 , 仅在秋冬季节内可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以上 , 为附近村屯群众提供临时务工6000人次以上 。 到2023年2月底 , 农田又将交回群众手中 , 继续开展水稻种植 , 有效解决土地非粮化问题和提高土地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