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心血管疾病高发,这些年轻人是危险人群


“气温‘过山车’又要发车了 , 小寒节气或再迎寒冷暴击 。 ”1月1日 , 中国气象局发布消息 , 预计1月6日小寒节气前后 , 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 , 中东部大部地区有明显降温 , 平均气温普遍下降4-8℃ , 部分地区下降10-12℃ 。
上一波寒潮来临时 , 有媒体报道 ,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心血管内科两个月内收治了50多位40岁以下的心梗及冠心病患者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田轶伦在门诊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 , 寒潮来临后 , 他门诊患者中近1/4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
老百姓口中的“数九寒天”刚刚开始 , 针对后续有可能出现的寒潮降温 , 受访专家表示 , 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年轻人需要警惕 , 谨防因低温诱发的冠心病、心梗、脑梗等疾病 。
突发寒潮降温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来田轶伦门诊就诊的年轻患者中 , 典型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以胸痛症状为主 。 此外 , 还有更多年轻患者的症状是“心脏附近难以描述的不适感 , 可能是闷、痛 , 也可能是压迫感 , 比较模糊 。 ”田轶伦说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于扬也发现 , 近1个月 , 来问诊的年轻心血管疾病患者有所增多 。 “他们大多在30-40岁 , 很多人夏天血压都没什么事 , 近1个月突然血压就高了 , 头晕、头疼 , 感觉后颈部发僵发硬” 。
于扬告诉记者 , 天气寒冷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 , 寒潮下血压更容易波动 , 这都会给心脏增加负荷 。 同时 , 有基础病的人群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 会出现急性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 有的还会出现血管痉挛 , 这些都容易诱发心梗和脑梗 。 所以 , 冬天出现的心脑血管事件比夏天要多 , 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律失常、血压波动等 。
寒潮来临 , 一些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也会有心脏附近的异样感 , 针对这个现象 , 田轶伦解释说:“当身体感觉很冷时 , 体内的交感神经处于应激状态 , 会刺激心跳加快 , 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 进而产生能量去抵抗寒冷 。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卒中中心主任医师吉训明表示 , 低温状态下也可以引起脑血管疾病 , 包括血压增高引起血管破裂、脑出血 , 以及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管闭塞 , 表现为突然面瘫、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头痛、头晕、步态不稳等症状 。
不良生活方式、压力等导致心血管疾病年轻化
近年来 , 心血管病年轻化常成为网络热点 , 这个趋势也得到了权威机构的验证 。 2023年11月15日 , 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轻化的趋势确实存在 , 抛开一些猝死的个案不谈 , 我们在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患者的调查中 , 发现他们首次发病年龄有下降的趋势 。 ”
田轶伦曾接诊过一名2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 这名患者有家族遗传的脂蛋白代谢异常 , 他在投资银行工作 , 有一段时间经常熬夜 , 但是自己没有明显的疲劳感 。 有一天 , 患者胸口有断断续续的不舒适感 , 在当地社区医院拍了一张心电图 , 并未发现异常 。 去完社区医院1个多小时后 , 患者忽然胸部剧烈疼痛 , 迅速到安贞医院就诊 , 此时再拍心电图 , 已经有了明显变化 。
田轶伦紧急为这名患者做了冠状动脉造影 , 确诊其为急性心肌梗死 。 好在患者就医及时 , 通过放置支架 , 再配合规律服药 , 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
【寒冬心血管疾病高发,这些年轻人是危险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