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y即将回乡,疫情瞄准农村( 三 )


赵斌所在的县里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也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困境 。
2022年12月18日左右 , 赵斌所在的社区卫生中心开始面临大量的发热病人 。 “平日里多的时候一天来个四五十人 , 这两天一天来看病的有一百多人 。 ”赵斌告诉南风窗采访人员 , 来的基本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 , 症状都是发热、咳嗽、浑身酸痛和嗓子不舒服 。
Cindy即将回乡,疫情瞄准农村
文章图片
《在一起》剧照
而在发热病人没有变多之前 , 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就开始感染 。 赵斌记得 , 医护人员最早开始感染是12月13日左右 , 之后不断有医护人员感染倒下 。
直到12月23日 , 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 , 赵斌坦言 , 整个社区卫生中心原有22个医护 , 现在正常上班的只有8个人 。 “县里卫生系统本来就缺人 , 不会有所谓的支援 。 ”赵斌说 。
这8个人也并不是还没有感染 , 而是最早感染后康复或症状较轻的人 。 “看的都是阳性的病人 , 自己怎么会不感染呢?”赵斌告诉采访人员 , 最近来卫生中心就诊的人80%都是阳性人员 。 其中老人和小孩居多 , 老人症状普遍重一点 , 一般需要输液治疗 。 其他症状较轻的人员 , 多是开点解热镇痛的药和针剂 。
另外 , 赵斌告诉采访人员 , 居民在社区医院进行新冠病毒感染的相应治疗 , 不论是打针吃药还是输液 , 最后都能走医保报销 , 报销比例在80%左右 。
除了缺人 , 药物也缺 。 陆萍告诉采访人员 , “二十条”和“新十条”出台之前 , 退烧、感冒药属于严管的药品 , 平日里没有储备 , 量相对较少 。
“放开”后 , 感染增多 , 医院之前的储量很快被消耗殆尽 。 陆萍说 , 最开始缺药时 , 他们会给发热病人注射小柴胡或安痛定针剂 。 但最近 , 这两种针剂也很缺乏 。
Cindy即将回乡,疫情瞄准农村
文章图片
志愿者为乡村老人上门送药
医院订到了一批布洛芬混悬液 , 但很快就开完了 。 “病人多 , 我们还是限制性地开方 , 一人最多两三瓶 , 也有人心理恐慌 , 预防性地购药 。 ”陆萍说 , 目前还是缺药 , 而过两天很多人就要返乡 , 必须有充足的药物才能应对更大面积的感染 。
赵斌所在的社区卫生中心 , 有大概一周的时间也没有解热镇痛的药物 , 病人来了只能想办法打针、输液 。 12月23日左右 , 药物得到了补充 。 “来了600瓶布洛芬混悬液和一些氨酚伪麻片等感冒药 , 能撑一段时间 。 ”赵斌说 。
而陆萍觉得 , 防疫的形势变化得太快 , 让他们难以有时间做充足的准备 。 在“放开”前几天 , 他们还在自己乡和其他乡支援做核酸检测 , 根本没想到几天之后要面对大量的阳性感染者 。
03
春运在即
陆萍所在乡的乡政府公务员吴雨阳 , 同样感到形势变化太快 。
“新十条”出台之前 , 他跟同事们在市乡交界处 , 守了四个多月的卡口 。 当时他们觉得 , 守卡口这个工作肯定会干到过年 。 但“新十条”出台后 , 领导去县里开了个会 , 回来后就突然通知所有的交通卡口立即撤除 。
“当时撤得很着急 , 县里纪委的人还来巡查我们是否第一时间撤除 , 有几个乡撤得慢了点 , 还被通报批评 。 ”吴雨阳说 , 他们都没想到防疫措施会有如此大的转向 , 也没想到感染会如此快速地蔓延开来 。
当时 , 吴雨阳所在乡的党委领导察觉到一丝“危险” , 让乡卫生院储备一点感冒退烧类的药品 。 等到医院采购部门去下单时 , 已经显示缺货 , 下单成功的一批药品也迟迟无法发货 。 还是晚了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