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即将开启,农村如何应对疫情冲击?

12月27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文称 , 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7日开始 , 至2月15日结束 , 共40天 。
尽管春节返乡潮尚未完全到来 , 但疫情已“快人一步” , 从一线城市来到四五线城市 , 继而是广大农村地区 。
贵州毕节地区一位乡镇卫生院的院长表示 , 12月1日至25日 , 医院总接诊量已超过1.2万人次 。 12月23日以来 , 日均门诊量达到了450人左右 , 比一周前增加了15倍还要多 , 其中每日来就诊的新冠阳性病例超过百人 。
张雨茜是河南省济源市下面某乡镇卫生院医生 。 12月19日 , 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平时医院单日就诊量可能只有一二十人 , 现在光发热门诊每日都有五六十人就诊 。 最近四五天就诊的发热患者中 , 80%~90%都是新冠感染者 , 而且医院大面积出现医护人员感染 。
医院最直接的困难是没有药品 , 现在只有少量的布洛芬 , 还有医院自己熬制的中药可以提供给村民 。 因为缺少资金、甚至是负债运营 , 这一基层医院平日里就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 。 疫情管控措施放松后 , 感冒发烧类药品也会很快消耗殆尽 。 她说 , “如果连布洛芬都没有了 , 到时病人数量又翻倍 , 我们该怎么办?”
12月26日晚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方案中提到 , 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作用 , 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 , 加强医疗资源配置 , 配足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和制氧机等辅助治疗设备 。 按照分区包片的原则 , 建立健全城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与县级医院对口帮扶机制 。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 , 截至2021年底 , 全国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98万个 , 其中乡镇卫生院3.5万个 , 村卫生室59.9万个 。 基层卫生机构能否充分发挥作用 , 将决定农村地区是否能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 实现“新十条”发布后 , 第一波疫情冲击下的平稳过渡 。
2022年12月21日 , 安徽淮南市寿县 , 堰口镇江黄村卫生室村医陈继武为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村民进行抗原检测 。 图/人民视觉
“基层医院拼的是药品库存”
张雨茜所处的是一个较偏远的山区乡镇 , 距济源市区50公里左右 , 2019年国家统计数据显示 , 这里户籍人口约3.5万人 。 不过 , 张雨茜说 , 绝大多数人都在市区务工或居住 , 常住人口大概只有3000人 。 近来 , 因为各地发生疫情 , 再加上年关将至 , 张雨茜说 , 很多人开始返乡 。
在乡镇医院 , 与这种返乡潮直接相关的体现 , 就是发热门诊就诊量快速增加 。 目前 , 来就诊的以年轻人为主 , 他们当中 , 有些是自己有发热症状 , 一些是帮家里人取药;张雨茜接诊的老年人目前只有十来个 。 疫情刚刚在当地蔓延 , 尚未达到高峰 。
与之相对的是 , 该乡镇卫生院现在却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 。 12月17日 , 张雨茜刚刚熬完一些中药 , 给愿意喝的村民提供 , 以弥补西药的严重缺乏 。 “现在发热患者来我们医院就医 , 像蒲地蓝消炎片、小柴胡颗粒、对乙酰氨基酚片这些退烧、消炎药都没有 。 ”
她说 , 村民来医院可以购买到的就是布洛芬片 , 而且要根据发热的进程 , 医院提供的药量很有限 , 针对儿童的布洛芬混悬液数量也非常少 。 与此同时 , 新冠抗原试剂库存也不多 , 目前大约剩500份 , “也不知道用完了该怎么办” 。
这在基层是一种普遍的情况 。 在西南省份贵州 , 有多位乡镇医院院长反映 , 药品特别缺 。 冯化是贵州毕节七星关区下属某乡镇的医院院长 , 他说 , 医院启用了发热门诊 , 从抗原检测结果来看 , 每日发热门诊接诊的病人中 , 超过一半都是新冠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