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即将开启,农村如何应对疫情冲击?( 四 )


在贵州西部某村卫生室 , 中专毕业的孟浩已在这里工作了23年 , 现在46岁 , 这里只靠他一个人维持运转 。 他介绍说 , 村卫生室里有政府按照标准配置的一些简单仪器 , 包括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 , 但没有更好的设备 。 他自己花了3000多元买了一台制氧机 , 以防病人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使用 。
卫生室也有一些急救药品 , 包括多巴胺、可拉明、氯化钾、地塞米松等 。 新冠重症鉴别和转运方面 , 他说 , 自己能鉴别比较典型的重症 , 比如 , 出现持续性高热不退、呼吸困难之类的症状 , 就提示对方有发展为重症的倾向 。 上级医院前两天刚刚和他联系过 ,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 就拨打急救电话 , 会有专门救护车来转诊 。
当城市推广互联网远程就诊时 , 在基层 , 医生们也在想办法 。 张雨茜和医院同事建了一个微信群 , 目前已有200多人 。 建群的目的就是向民众普及疫情相关知识;同时兼顾线上问诊 , 居民如果发烧了 , 需要一些帮助 , 就可以在群里跟医生们取得联系 。
多数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表示 , 因为近年来医共体的建设 , 在转诊通道上比较通畅 。 冯化说 , 政府本来是希望上级医院医生能够点对点对乡镇医院帮扶 , 但是因为乡镇多、上级医院医护人员也有限 , 所以 , 前述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意见的可执行性存在挑战 , 更多是“杯水车薪” 。
另一家乡镇医院院长介绍 , 医院已做好了相关应急预案 。 如果疫情到了高峰期 , 医院一百多名医务人员当中 , 能够抽调出大约60人对新冠进行治疗 。 如果发生紧急情况 , 将会把100张床位的三分之二 , 专门腾出来给新冠病人 。 而且 , 对于医务人员感染后的相关分工安排 , 也进行了部署 。
他比较担心的是 , 即便是牵头的县级医院 , 在重症治疗上能力还是比较弱 , 也要再往上级医院转诊 。 但是现在大医院的床位也紧张 , 不可能无限制往上面转 。 “因为国内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实 , 其实上级县域医院也面临着人手不足、医疗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 , 层层都遇到问题 。 ”他说 。
人手、资金不足 , 基层需更多支持
除了药品紧缺、物资简陋 , 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卫生室也长期面临人手不足、资金欠缺等诸多困难 , 这种情况下应对疫情 , 挑战无疑将更加巨大 。
张雨茜所在的乡镇医院 , 只有30~40名职工 , 其中医护人员加在一起不足20人 。 与城市医院不同 , 基层医疗机构还要同时肩负着公卫的职责 , 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等 , 这些能占到乡镇卫生院约一半的工作量 。
现在 , 因为开设发热门诊 , 张雨茜说 , 需要8名医生轮换值班 , 其他各科医生 , 如内科、外科、康复科、中医科医生等 , 也都有常规门诊要出 。 这种情况下 , 当医护人员感染而出现减员时 , 人手将会更加捉襟见肘 。 12月19日 , 张雨茜也感染了 , 她说 , 医院现在约有一半职工已感染;到12月25日 , 已有一大半职工康复返岗 , 有六七人还在休息中 。
冯化所在的乡镇卫生院 , 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 , 要服务的民众更多 。 除了本乡镇两万左右的常住人口 , 还有相邻乡镇以及周边的扶贫搬迁人口 , 加起来辐射人口六七万 。 医院全部职工加起来只有70多人 , 能参与到疫情防控中的医护人员也就20人左右 。 “目前人手还能够勉强应付 , 如果后面医护人员感染 , 剩下的人肯定要全部顶上 。 ”他说 。
村的层面 , 人手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 孟浩介绍 , 他所在村卫生室覆盖9个村民组 , 负责1400人的医疗服务 。 防控政策放松后 , 因为防护物资紧缺 , 他每天不敢随意穿脱防护服 , 要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八点左右 , 等几乎没人就诊时 , 才能下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