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病人,无需术后放疗

尽管肿瘤治疗领域各种治疗手段不断更新迭代 , 新的研究和突破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 但不可否认 , 手术切除依然是其中最重要的治疗方式 。 “能手术者则手术 。 ”这是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内的许多早期肿瘤的治疗策略 。 这里的“手术”是根治性切除术 , 意在完全根除肿瘤 。
虽然早诊早治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但并非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都处于最早期的阶段 。 其中 , 有部分II~IIIA期肿瘤 , 已发生淋巴结转移 , 在接受根治性切除后 , 往往需要一定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 , 来延长复发时间 。
根治性手术病理报告发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存在侵犯时 , 临床医生往往会想到局部性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放疗 。 对异质性极大的同侧隆突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转移(N2期)患者来讲 , 根治术后的三维适形放疗(PORT)能否改善患者预后 , 其实还没有定论 。
临床试验解答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可行性
LungART研究是一项在欧洲5个国家64家医学中心开展的大型III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优效性临床试验 , 旨在评估完全切除、病理分期为N2期(pN2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ORT应用可行性 。
该研究纳入的50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PORT组和对照组(图1) 。 主要研究终点是无病生存期(DFS) , 其他研究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 , 不良事件 , 局部疾病控制 , 复发模式等等 。

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病人,无需术后放疗
文章图片
图1.研究设计
PORT为pN2期非小细胞肺癌带来的生存获益有限
无病生存期是指根治术后复发时间 , 可以反映术后治疗策略差异对复发的影响 。 LungART研究中 , PORT组和对照组的无病生存期曲线非常接近 , 虽然术后放疗的中位无病生存期(30.5月)较对照组(22.8月)稍长 , 但3年期无病生存率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图2) 。 PORT组的3年期无病生存率为47% , 对照组为44% , 二者间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 3年是根治术患者进行预后评估的关键时间点 , 从LungART研究数据来看 , 在此时间点上 , PORT并未给pN2患者带来无病生存期获益 。

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病人,无需术后放疗
文章图片
图2.PORT比对对照组的无病生存期曲线
亚组分析结果表明 , 多数临床特征亚组中 , PORT相对对照组也并没有明显的无病生存期获益(图3) 。

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病人,无需术后放疗
文章图片
图3.亚组分析森林图
次要研究终点总生存期的数据并不成熟 。 就目前数据来说 , PORT组和对照组的总生存期曲线基本处于“稳定重合”的关系 , 两组的3年期总生存率分别为66.5%和68.5% , 差异并不显著(图4) 。 由此可见 , 从获益角度来讲 , 无论无病生存期还是总生存期 , PORT并没有为p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疗效获益 。

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病人,无需术后放疗
文章图片
图4.PORT比对对照组的总生存期曲线
PORT为pN2期非小细胞肺癌带来更多的毒性风险
既然在整体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上没有优势 , 那PORT作为局部性治疗手段 , 能否提高局部控制率呢?这项研究的数据表明 , PORT确实能较对照组降低纵隔复发率(POCT组:25% , 对照组:46%) 。 但是 , 更应该注意到的是 , PORT组的死亡率却也同样增加到15% , 而对照组仅为5% 。
PORT是否增加了不良事件发生率?这项研究中 , 多数患者发生了1~2级早期和晚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 PORT组早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以及晚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 均高于对照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