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十八问

一些得了胃炎的小伙伴在做完检查之后 , 会得到一个看起来很恐怖的字眼——“糜烂” 。 那得了糜烂性胃炎的胃 , 是不是就烂成一团呢?今天 , 我们就来聊一聊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糜烂性胃炎 。
1.什么是糜烂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 。
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 , 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 , 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 。 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 。
糜烂性胃炎是当胃黏膜在受到各种因素的损伤以后 , 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胃黏膜糜烂 , 这里的糜烂可以简单理解为有破损、出血等症状 。 糜烂比较轻的情况 , 症状可能并不十分明显 , 仅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舒服、上腹部隐隐作痛、恶心、反酸、食欲减退等症状 。
糜烂比较严重的情况 , 例如损伤到了黏膜血管 , 还可能发生消化道出血 , 患者可能旧会呕吐咖啡色样的东西 , 甚至是鲜血 , 或者解黑色大便 。
糜烂性胃炎十八问
文章图片
糜烂性胃炎十八问
文章图片
糜烂性胃炎十八问
文章图片
糜烂性胃炎十八问
文章图片
2.哪些因素会引起糜烂性胃炎?
常见的有:
幽门螺杆菌感染(一种引起各种胃部疾病的细菌);应激状态(面对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时的反应);药物: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 可导致胃黏膜损伤、而且容易反复发生黏膜糜烂;酒(酒精饮料)、刺激性食物等;十二指肠液反流:当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闸门」(幽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时 , 胆汁、胰液、肠液等消化液可以反流进入胃内 , 损伤胃黏膜 , 引起黏膜糜烂;改变肠道功能运动功能药 , 此类药能提高胃肠张力 , 抑制肠蠕动 , 制止推进性收缩 , 代表药物有吗啡、复方樟脑酊、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 。
3.哪些人容易患糜烂性胃炎?
工作压力较大 , 长期精神过于紧张 , 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酗酒 , 滥用止痛药物或者感冒药 ,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十二指肠液反流的患者 , 以及那些正在经历某些较为严重的情况(例如严重感染、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大手术等)的患者 , 发生糜烂性胃炎的几率会明显增高 。
4.急性糜烂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根据黏膜糜烂的程度和范围不同 , 患者的表现也不同 。
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感或者隐痛 。
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突然呕血和/或者解黑色大便 , 医生称之为糜烂出血性胃炎 , 呕吐物可能是鲜红色的 , 也可能是黑色的、咖啡色的 , 还可能混有血凝块 。 这是该病最突出的表现 。
其他症状:例如恶心、反酸、食欲减退、腹胀;如果发生了消化道出血 , 还可能因出血量的不同 , 发生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慌、气促(呼吸急促) , 甚至晕倒、休克 。
5.慢性糜烂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糜烂性胃炎十八问
文章图片
糜烂性胃炎十八问
文章图片
大多数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也就说是 , 不能因为具有某个症状就意味着一定是得了某种疾病) , 但常见的表现有:
上腹部不舒服:可能是隐隐作痛 , 也可能是烧灼感 , 饭后可以加重 。 消化不良症状:包括食欲减退 , 餐后饱胀 , 恶心、反酸、打嗝等 。 如果糜烂程度比较重 , 发生了消化道出血 , 还可以解黑色大便;如果症状反复、消化道出血时间比较长 , 还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乏力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