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针,一个硬扛”!同样是“阳了”,为何农村城市做法不同

自从全面放开之后 , 身边“阳”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 几乎大街上随处可见 。
不管是明星还是网络达人都纷纷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的抗阳经历 ,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 相比较城市 , 农村却很少有听说有人确诊的呢?
“一个打针,一个硬扛”!同样是“阳了”,为何农村城市做法不同
文章图片
都是感染者 , 农村和城市康复情况却相差甚远
前段时间大家都确诊阳性的时候 , 开始我真的担心老家的爸妈 , 因为怕他们年纪大症状重 。
后来打电话才知道 , 老两口一有症状就去村里的诊所打吊瓶了 , 就打了一天 , 之后回家吃点药就好了 。
“一个打针,一个硬扛”!同样是“阳了”,为何农村城市做法不同
文章图片
听他们这样说 , 我都不敢告诉他们我这边都阳了快半个月了 , 现在身体还是不舒服 , 咳嗽更是常有的事情 , 说白了就是还没完全好 。
“一个打针,一个硬扛”!同样是“阳了”,为何农村城市做法不同】而家里的老人因为打针 , 四五天就没有任何症状了 , 难不成真的是要打吊瓶才能好的快些?
不过 , 通过这件事我也发现了一种现象:像我身边很多城市里的人阳了都是在家里吃药 , 甚至很多都是没买到药 , 只能在家里喝水硬扛 , 不过即使这样 , 他们也没想到去打吊瓶 。
“一个打针,一个硬扛”!同样是“阳了”,为何农村城市做法不同
文章图片
相反 , 很多农村人在感染后 , 第一时间就去打了吊瓶 , 反而好得更快 。
为什么城里人更喜欢“硬扛” , 而村里人更喜欢打针?
症状不一样
虽然村里人大多都是老年人 , 看似身体情况更差一些 , 但他们接触的人也比较少 。
村里人一年四季都在和土地打交道 , 面朝黄土背朝天 , 他们接触外人的机会是非常少的 。
尤其是冬天 , 更是整个冬季都在家里猫冬 ,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被传染的几率 。
“一个打针,一个硬扛”!同样是“阳了”,为何农村城市做法不同
文章图片
即使是传染上 , 症状可能会相对轻一些 , 这样及时地去打吊瓶 , 就会大大地增加康复的几率 。
而对于城里人来说 , 因为大家都“阳” , 医院更是“人满为患” ,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 , 大家也是抱着能不去医院就不去的心态 , 在家里挺挺就过去了 。
对于打吊针的看法不一样
由于受到网络上一些言论的影响 , 很多城市人都觉得吊瓶里的药物大多含有抗生素 。
“一个打针,一个硬扛”!同样是“阳了”,为何农村城市做法不同
文章图片
而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免疫力 , 以免自己不被重复感染 , 所以很多人宁愿难受地挺着 , 也不愿去用药破坏自己的免疫力 。
而对于村里人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担忧了 , 自己有病就去治疗 , 没有太多的纠结 , 所以更容易接受打吊瓶 。
“阳”了以后 , 到底是打吊瓶还是硬扛?
在同是确诊的情况下 , 村里人选择打针 , 而城里人大都选择硬扛 。 那么到底是选择打针还是硬扛呢?
“一个打针,一个硬扛”!同样是“阳了”,为何农村城市做法不同
文章图片
如果所谓的“硬扛”如果指的是不吃药的话 , 那么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 一般情况下 , 硬扛只是对于买不到药这个难题的妥协 。
所以说 , 正常来说 , 在阳了出现症状后 , 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 , 不能一股脑地硬扛 。 甚至在用药还得不到缓解的时候 , 一定要去医院 。
因为每个人确诊后的症状不同 , 尤其是那些之前就有“基础病”的人群 , 更是会因为确诊而引起旧疾的复发 , 一旦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 , 很容易威胁到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