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高峰真的来了!两次低估已成过去,别再出现第三次低估!

自11月11日疫情防控二十条发布 , 还差两天就两个月了 。 回头看看过去的两个月 , 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 从二十条发布后各地的犹豫不决、到优化新十条发布后各地的快速跟进 , 病毒随后以火箭般速度由北及南 , 排山倒海之势迅速遍及全国 。
重症高峰真的来了!两次低估已成过去,别再出现第三次低估!
文章图片
重症高峰真的来了!两次低估已成过去,别再出现第三次低估!】对病毒的两个严重低估让我们错失了准备机会 , 一是对病毒传播速度的低估 , 一个是对感染后症状的低估 。 全面放开前 , 没有哪个专家会预估到不到两周时间 , 感染高峰已遍及全国主要城市 , 病毒导致近10亿人被感染 。 同时 , 对90%无症状或轻症的预估也是不准确的 , 严重低估了病毒感染者的症状表现 , 绝大部分患者尤其是北方 , 感染后症状明显 , 无症状者几乎没有 。
两个低估给病毒感染高峰初期造成了巨大困难和压力 , 感染高峰传播后 , 药品准备不足、发热门诊压力迅速暴露 。 几天时间 , 各大药店的退烧药一抢而空 , 抗原、体温计、血氧检测仪一度缺货 。
重症高峰真的来了!两次低估已成过去,别再出现第三次低估!
文章图片
三年疫情、三年口罩、三年核酸 , 人们已经习惯 , 加上持续不可预知的封控带来的压力 , 普通民众对病毒的认识已经近乎麻木 。 90%无症状已成为大家对病毒感染后基本的认知 , 总不会自己就是那个不幸的10%吧 。
各路专家不知啥原因 , 纷纷拿出具体的数据 , 说服人们对病毒发展预估的判断是正确的 , 不要太多担心 。 各路自媒体大V , 为博取流量 , 在宣传上推波助澜 , 导致对病毒的低估和误判进一步放大 。 前期宣传有多火 , 后期事实打脸就有多重 。
重症高峰真的来了!两次低估已成过去,别再出现第三次低估!
文章图片
近两个月过去了 , 种种迹象表明 , 全国各地的感染高峰已经过去 。 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就是重症高峰 , 明年的第二波感染高峰 。 不能再犯同样低估的错误了 , 要对接下来的重症高峰严峻形势作为准确评估 。
今天 ,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 , 全国各大城市发热门诊量已经在下降 , 正在度过或已经度过感染高峰 , 但重症高峰仍处在高位平台期 。 现在一些中小城市 , 包括农村正在经历感染高峰 , 春节前后有可能出现急诊和重症高峰 。
重症高峰真的来了!两次低估已成过去,别再出现第三次低估!
文章图片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和评估 , 重症高峰的压力在医疗机构 。 近期 , 网上关于各大医院CT排队预约、各大科室变呼吸科、ICU人满为患的消息铺天盖地 , 包括医疗机构对药的准备不足也在暴露 。
春节临近 , 可以预料 , 春节期间大量人口流动带来的病毒感染将加速 , 中小城市和农村将在春节期间出现重症高峰 。 各大医院今年春节将是一个忙碌的春节 , 白衣天使们加班护佑生命 , 辛苦了 。
疫情将持续 , 别再第三次低估病毒了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