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条”满月|“重症大考”来了,重庆定点医院如何应对

左手拿着病人的CT片 , 右手接着电话 , 崔勇恨不得能有几个分身 。
他是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下称:三峡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 该医院是重庆市新冠集中救治定点医院 ,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 , 崔勇和他的团队一直冲在第一线 , 直面一轮又一轮挑战 。
“新十条”满月|“重症大考”来了,重庆定点医院如何应对
文章图片
三峡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崔勇左手拿着病人的CT片 , 右手接着电话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王鑫图
2022年12月以来 , 随着重庆的新冠感染人数到达高峰 , 重庆各大医院的重症科室又迎来一次“大考” 。 与前几次不同 , 重症科室的医护这次大多是“带病赶考” , 此外面临设备和医护人手紧张的局面 。
增加采购设备 , 重症床位扩容 , 调动其他科室医护支援 , 重庆各家医院正全力应对 。
为应对重症 , 位于重庆的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下称西南医院)也在第一时间为患者配备心电监护、呼吸机、输注工作站等紧缺的仪器设备 , 及时识别重症患者 , 紧急扩充病区、增设床位 , 其中 , 呼吸ICU床位增设三倍有余 。
2023年1月8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从大城市的情况来看 , 重症救治仍处在高位平台期 。 而春节期间 , 更大的考验在于农村的重症救治 。
据重庆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 重庆全市现有“9家市级+41家区县级”定点医院救治体系 , 2022年12月份以来新增重症床位2131张 。 重庆将继续强化分区域ICU床位配置 , 以区县为单位达到每万人拥有至少1张ICU床位 , 并且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病房建设 , 配齐设施设备和救治力量 。
重症高峰下 , ICU床位满负荷运转
有176万人口的万州地处重庆东北部 , 承担了渝东北片区的新冠病毒感染集中救治任务 , 是重庆市抗击新冠疫情压力较重的区县之一 。
2020年1月21日 , 三峡医院被确定为重庆市新冠集中救治定点医院 , 承担渝东北片区10个区县确诊患者救治任务 。 崔勇被任命为该院新冠医疗救治区级专家组副组长 。
崔勇回忆 ,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 , 该院的ICU床位和设备能够满足救治需要 , 医护人员也是“全副武装” , 一次至少要值守4个小时 。 那时 , 医护人员为节约防护物品中途尽量不吃饭、不上厕所 。
而2022年12月的感染潮 , 带来了又一个挑战 。
“新十条”满月|“重症大考”来了,重庆定点医院如何应对
文章图片
停在重庆三峡急救中心的救护车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王鑫图
数据显示 , 三峡医院发热门诊2022年11月就诊量为459人次 , 12月就诊量达到3098人次 , 平均每天接诊量从15人次增至107人次 , 最多一天接诊256人次 , 月门诊量增幅近6倍 。
随着重庆感染人数的持续上升 , 重庆逐渐度过高峰期 。 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在2023年1月3日表示 , 重庆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 , 在最高的时候是12月20日 , 达到了4.9万人左右 , 目前只有7000多人 。 “应该讲重庆的感染情况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 , 我们的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了 。 ”
但医院依然面临重症的挑战 。 崔勇认为 , 重症高峰出现的时间 , 一般是感染高峰往后推7-10天 。 从2022年底到2023年初的这段时间 , 正是重庆的重症高峰 。
崔勇介绍 , 从就诊患者情况来看 , 绝大多重症数患者存在基础病;从就诊患者来源看 , 不仅是万州及周边区县 , 科室还收治了附近的湖北利川的患者 。 “这几年 , 医院也增设了部分ICU床位 , 但还是不足以应对当下的需求 。 ICU床位现在特别紧张 , 可以说上一个病人和下一个病人之间无缝衔接 。 我们只有尽可能地来协调 , 提高床位周转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