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专家医生为何不值得信任

凡是得了病的人 , 几乎没有例外都希望让专家医生来诊疗 。 单纯从人们的医学认知逻辑上来说 , 这样的选择 , 没错 。 这样的选择 , 放在几十年前 , 更没错 。 但在当前极其险恶的医疗环境下 , 这样的选择非常值得商榷 。
专家的特点 , 一是经验丰富 , 二是专业水平高 , 三是数量少 。 通常 , 因为人命关天 , 医疗专家的特点 , 除了经验丰富、医术精湛、数量少 , 职业道德高尚应是医疗专家不同于其他行业专家的最大特点 。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经济持续飞跃发展 , 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史无前例地冲击和改变了昔日贫穷落后的全体国民的价值观 , 对于财富锲而不舍的追求使得全民道德素养持续严重滑坡 。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 掌握主刀、专家门诊甚至行政等独特权力和病患者对医疗专家一味膜拜独有优势的专家医生面对的利益诱惑就比普通医生多得多 , 医疗职业道德断崖式滑坡自然而然会从专家开始 , 从而导致医疗环境整体每况愈下 。
基于此 , 在当前险恶的医疗大环境下 , 病患大众一味信任和选择专家医生就要冒很大的风险 。 具体因素如下:
一.专家门诊:很多毛病的产生、演变 , 特别是疑难杂症有长时间、多种多样的形成原因和演变因素 , 医生要做到看病时不误诊不漏诊 , 需要结合过往病史 , 仅仅凭短短几分钟内病人简短的表象自述 , 有时往往很难准确掌握病因和病情发展程度 , 甚至很多表象类似的病症的种类也未必能判断出来 。 而我们都能感受到的是 , 大医院名医院专家门诊普遍人满为患 , 客观而言 , 面对排着长队、连吃饭如厕都紧张的专家医生分配给每个病患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分钟 。 面对排着长队候诊的病患群体 , 在几分钟之内要准确判断病因和病情程度 , 无论对一般医生还是专家医生 , 都并非轻而易举的 。 根据实际经历和观察调查 , 当前专家门诊至少在形式上非常草率 , 大多数专家极其自信、浮躁、不耐烦 , 连多听病患者几句自诉都不允许 。 相反的 , 普通门诊许多低年资医生 , 反而低调谦逊 , 态度良好 , 耐心细致 , 这些优点有利于更准确掌握病患的病情 。 省卫健部门以往曾对三甲医院进行过门诊调查 , 门诊误诊率最高竟然达到令人咂舌的52% , 而且专家门诊误诊率居高不下 ,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 是有必然因素的 。
二.仪器诊断:以前 , 医学科学不太发达时 , 医生们很注重望闻问切 , 诊疗时肢体接触 , 医患之间密切互动 , 是准确掌握病情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 但目前 , 医生 , 特别是专家们一是受时间限制 , 极少会动手查体 , 望闻问切都说不上 。 二是不能直观诊断的 , 全都可以交给医疗仪器去应付 , 充分发挥医疗仪器的赚钱功能当然是一个主要动力 。 既然望闻问切基本消亡 , 查体都交给仪器 , 那专家医生还有什么优势可言?
三.专家特权:专家医生拥有普通医生需要奋斗十几年都未必能拥有的特殊权利 , 比如专家门诊权、专家出诊权、诊疗推荐权、药品选择权、特殊处方权、主刀手术权、病房调度权、指挥下属权 , 直至医疗行政权等等 。 如果缺失基本的医疗职业道德 , 三观不正 , 满脑子充斥利益 , 这种种权力诱惑之下 , 就必然会滋生拿回扣、收红包、索贿受贿、过度医疗、虚假医疗 , 甚至像刘翔峰这样几乎谋财害命的种种恶行 。 在医疗险恶环境这只大酱缸里打滚 , 即使原来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者 , 也难免俗 。
四.风险成本:目前 , 各地医患纠纷、医疗事故层出不穷 。 出现误诊漏诊、医疗事故后 , 由于普通医生在这个体系里没有根基、没有权威、没有分量 , 极易被丢卒保帅 , 就像一些执法部门出现执法犯法事件后往往归咎于所谓合同工、辅助人员、临时工等地位低下者一样 。 而专家医生由于根基牢固、资源丰富、人脉旺盛、名声在外、权力护身等等巨大优势 , 即使出现再大的医疗事故甚至类似谋财害命式的虚假医疗 , 普通病患者也基本奈何不了这些专家 , 就像恶医刘翔峰尽管长期以来恶名昭彰 , 也屡屡被业界和病患群体诟病 , 但依然长期肆无忌惮 , 这无疑就得益于其专家的种种巨大优势 。 对此 , 笔者在以往为多起医疗事故受害者义务维权过程中 , 就切身感受到专家医生和普通医生遭遇医疗事故时截然不同的维权难度和处理结果 。 因此 , 专家医生肆意妄为的成本极低 , 这必然形成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