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造梦“诗与远方”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黔东南对标“生态山居”精品民宿 , 培训专业化民宿管家
扎根乡村造梦“诗与远方”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采访人员刘蓝婴
扎根乡村造梦“诗与远方”
文章图片
扎根乡村造梦“诗与远方”
文章图片
↑吴朝艳展示首次制作的插花作品 。
←学员与导师合影留念 。
“没想到叠被子还有专门的手法 , 5分钟就能整理好一铺床 。 ”1月9日 , 提及此前在“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中学到的新技能 , 粱玉英言语间依旧充满好奇 。
“以前对客房的管理不太讲究 , 只要求干净整洁 , 很少花时间、花精力去精心布置 。 ”粱玉英是雷山县西江苗寨的一名民宿管家 , 去年12月中旬 , 在雷山县循美牧云涧民宿参加了“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第七十九期培训 , 听完客房管理课后受益匪浅 。
“当上民宿管家后 , 我结交到了很多新朋友 , 挣钱的路子也宽了 。 ”粱玉英说 , 过去 , 当地很多妇女只能在家干农活 ,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 大家有了新的职业选择 , 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转变 。
民宿作为乡村旅游新业态 , 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 。 近年来 , 黔东南州依托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优势 , 采取“政府引导、平台推动、市场主体、多元合作、集中管理、共建共享”方式 , 积极打造高山流水、田园牧歌、传统村落交相辉映的“生态山居”精品民宿 。 截至目前 , 黔东南州标准级及以上乡村旅游客栈(民宿)319家 , 其中精品级客栈(民宿)30家、优品级客栈(民宿)108家、标准级客栈(民宿)181家 。
2022年10月 , 黔东南州印发《黔东南州民宿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计划到2025年 , 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山地民宿旅游目的地 , 形成黔东南州特色的“山居”民宿品牌;并加强人才培养 , 建立专业化民宿人才队伍储备库 , 对有培训需求、就业愿望符合培训条件的劳动力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 , 定期开展民宿业主、服务人员知识技能培训 , 提高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服务技能、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为助推民宿管家职业化发展 , 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 , 百美村庄、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主办 , 北京世纪唐人文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 , 邀请到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民宿大咖、经验丰富的五星级酒店管理者、国家认证专业厨师、礼仪培训国家级培训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 , 为黔东南州有意愿从事乡村民宿管家的村民及从业一年以内的民宿管家免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
“这是我第一次外出参加民宿管家的培训 , 我们村一共来了5名学员 。 ”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村民吴朝艳说 , 通过这次培训 , 学到了血浆鸭、鱼酱酸等特色美食的制作方法 , 希望回去后做成民宿的招牌菜 。
从江县曾是全国挂牌督战县之一 , 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深入推进 , 昔日的边远山区焕发新气象 。 占里村稻、鱼、鸭共生的农耕文化及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 , 赋予占里村独特魅力 , 2021年成为贵州省50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之一 。
独特的传统文化不仅让“藏在深闺”的占里村渐入大众视野 , 也为当地年轻人搭建了广阔的逐梦舞台 。 曾在外务工的吴朝艳回到家乡 , 当起了民宿管家 , 她说:“民宿管家是一份新职业 , 很多东西都需要不断学习摸索 , 家乡为我们提供了成长所需的养分 , 相信一定能扎根乡村 , 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