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更小的代价“养活中国”( 二 )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后尹宇龙指出 , 田间优化技术或空间结构优化的单一策略 , 无法满足未来食物需求的大幅增长 。 而综合田间优化技术和种植空间结构优化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各类作物的总需求 , 还可以平均减少播种面积12%、灌溉用水23%、氮肥施用34%、磷肥施用24%、活性氮损失18%、温室气体排放20% 。 此外 , 该综合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可分别降低种植成本和人工投入33%和39% , 净收入增加近6倍 。
研究人员同时注意到 , 该综合措施的实施效果存在区域差异 , 比如全国6%的县种植成本和劳动力投入增长会大于10% , 有14%的县农业净收入减少超过10% 。 因此 , 为了保证农民收入的公平 , 在种植成本增加和作物销售收入增长不足的地区(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必须实施补偿机制 。 这将激励农民优化作物布局和改进田间管理技术 。
崔振岭表示 , 用更少的投入和环境成本养活中国 , 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 必须认识到农业系统和管理实践的区域多样性与潜力 。 该研究通过综合优化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改进田间技术 , 使作物产量和环境质量取得了显著进步 , 特别是考虑到每个县都已经拥有这种技术和知识 。 该研究通过翔实的分析为已经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补充 。
与此同时 , 该研究为中国未来提供了可行和可持续的路径 , 有助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 为其他发展中地区提供借鉴 。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3016-022-00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