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里的豆腐

年节里的豆腐】本文转自:山西晚报
年节里的豆腐
文章图片
“二十三祭灶神 , 二十四杀年猪 , 二十五打豆腐……”这首大江南北都在唱的《腊月忙》的童谣中 , 豆腐是过大年之前家家都要准备的食材 。 豆腐在春节里占据着如此重要的位置 , 不仅因为豆腐是中国的传统佳肴 , 还因其具有一定的养生功能 , 来历不凡 。
中国人吃豆腐的历史有两千多年了 , 但关于豆腐制作过程的文献记录却极度缺乏 。 其实不光是豆腐 , 很多传统佳肴的制作技艺也鲜有记载 , 主要是因为从事这些技艺的手艺人大多都不识字 , 不能将这些技艺转化为文字传承下来 , 往往只是靠着家传或者师徒口口传承而已 。
清朝文人高士奇所撰写的杂文《天禄始余》记载:“豆腐 , 淮南王刘安造 , 又名黎祁 。 ”相传汉朝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烧药炼丹时 , 以石膏点豆汁 , 从而发明了豆腐 。 一些文献也有相关的记载 , 为豆腐的起源提供了证据 。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 , 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 ”明代的叶子奇在《草本子·杂制篇》中说:“豆腐 , 淮南王刘安所作 。 ”现代出土的东汉墓遗址 , 在墓中的墙壁上 , 就发现有制作豆腐的石刻 , 说明在汉代的时候 , 确实已经有了豆腐 。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 , 豆腐这种食材还没有实现家喻户晓 , 更无法实现豆腐自由 。 毕竟作为豆腐的产生与道家炼丹有关 , 这种食物产生的初衷便必然带有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 承载着这样功能的食物 , 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一些特殊阶层才能享用的食物 。
由于口感纯净且不沾腥腻 , 豆腐在古代曾经长期被佛教僧人、道教道士作为主要食品 。 随着僧侣的脚步 , 豆腐也在很早的时候就走出了国门 。
唐天宝12年(公元757年) , 鉴真东渡日本 , 带去了豆腐制作方法 , 所以日本、韩国等中国周边国家都比较喜欢吃豆腐 , 并也以自己的智慧与习俗丰富着豆腐文化 。 唐代 , 出家为僧的人多是贵族 , 所以 , 这个时期 , 豆腐依然还没有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主要食材 。
关于豆腐的记载 , 到宋朝时就变得非常普遍了 。 南宋诗人陆游记载宋朝大文豪苏东坡非常喜欢吃蜜饯豆腐面;吴自牧《梦粱录》记载 , 京城临安的酒铺卖豆腐和煎豆腐 。 可见 , 豆腐在宋代时期就已经是遍布街头巷尾的一种市井吃食了 。
到了元代 , 女诗人郑允端写了一首赞豆腐的诗歌:“种豆南山下 , 霜风老荚鲜 。 磨砻流玉乳 , 蒸煮结清泉 。 色比土酥净 , 香逾石髓坚 。 味之有余美 , 五食勿与传 。 ”在这首诗中 , 郑允端提到的“五食” , 是道教中相传能够长养出世善根的五种法食 。 从郑允端的说法中 , 也能了解到豆腐这种食物与道家有深厚的渊源 , 并且其制作方法属于保密级别 。
《辞源》中讲到豆腐的制作过程:“豆腐以黄豆为之 , 造法水浸捣碎 , 滤去滓 , 煎成 , 淀以盐卤汁 , 就釜收之 , 又有入缸内 , 以石膏末收者 。 ”虽然解释简略 , 但豆腐的制法过程确实如此 。
首先将黄豆洗净 , 浸入清水中 , 夏天约七八个小时 , 冬天约一整天 , 待大豆膨胀后 , 以指压豆 , 豆向下凹即可 。 然后 , 以豆和水放入磨内 , 磨成乳浆 , 由磨口流于木桶 , 后移入布袋之中 , 榨取其汁 , 得豆浆 。
豆浆加热至沸腾 , 数分钟后 , 倒入大木桶内稍作冷却 , 再倾入盛有盐汁或石膏末的另一木桶中 , 待其凝固后 , 又将豆浆倒入豆腐框的布袋中 , 将活动木板压在上面 , 再放上重物 , 令豆浆脱去水分 , 榨干后 , 即为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