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地”增收获“双赢”

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养地”增收获“双赢”
“养地”增收获“双赢”】——邕宁区中和镇探索利用冬闲田发展产业新模式
“养地”增收获“双赢”
文章图片
邕宁区中和镇方村村利用冬闲田发展甘蓝种植业 , 优化产业机构 , 促进农户增收 。 (覃捷摄)
近日 , 在邕宁区中和镇方村村甘蓝种植基地里 , 绿油油的甘蓝长势喜人 , 农民为甘蓝施肥、杀虫 。
中和镇拥有种植水稻的传统 , 在每年11月中旬水稻收割后至次年3月中旬 , 因天气原因稻田基本闲置 , 不再种植作物 , 当地人称之为“冬闲田” 。
如何利用冬闲田发展产业?
方村村经过多方研究和外出学习考察 , 决定在稻田冬闲期间种植甘蓝 , 优化本村产业结构 , 拓宽农户致富路径 。
方向有了 , 土地从哪里来?
“村委和第一书记利用夜晚的时间 , 给村民讲政策、讲好处 。 经过努力 , 村民无偿提供87亩农田给村委进行冬闲种植 , 大大提高了我们种植甘蓝的信心 。 ”中和镇方村村驻村工作队员樊桂伶介绍 。
据了解 , 方村村选择种植的是新品种甘蓝 , 它的特点是耐储运 , 物流运输不会对蔬菜的品质造成太大影响 , 即使采摘后没有立马卖出 , 也能储存起来 。 “甘蓝亩产量非常可观 , 能达到6000斤 , 一个冬种期预计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益7.2万元 。 ”中和镇副镇长谢烈告诉采访人员 。
在利用好冬闲田种植蔬菜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 方村村积极探索甘蓝项目发展模式 , 蹚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农户”助农增收新路子 。 “种植项目的推进 , 带动75户脱贫户务工400余次 , 促进村民就业 。 ”中和镇方村村支书助理马腾州说 。
冬闲务工有收入 , 脱贫户李秋香对种植甘蓝带来的“双赢”感到十分满意:“利用冬闲田种植蔬菜 , 不仅可以为来年种植水稻保持土地的肥力 , 还可以增加收入 ,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 ”
下一步 , 中和镇将积极采取政策引导、资源整合、项目支持等措施 ,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 力争实现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本报采访人员余秋兰
通讯员黄慧铃覃捷吴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