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新“稻路” 攥紧农“芯片”

本文转自:海南农垦报
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
蹚出新“稻路”攥紧农“芯片”
蹚出新“稻路” 攥紧农“芯片”
文章图片
科研工作人员在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的田间播种稻苗 。 本报采访人员郭祺摄
一月的三亚 , 气候温润 , 光热充沛 , 绿意盎然 。 当我走进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 , 看到科研工作者们正身着工作服 , 弯着腰在田间查看种苗的生长情况 , 一边的无人机装上农药后 , 缓缓升上空中 , 仅用时三分钟 , 就给一块十亩左右的稻田喷洒完了农药 。 放眼望去 , 一幅生动的南繁耕作图铺展开来 。
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建设项目作为国家农业部重点项目 , 于2015年11月在海垦南滨地区落地 。 项目建设期间 , 我曾多次到项目现场采访 , 看着眼前的塔吊转运、施工车穿梭 , 电焊、气割、热浪等施工队伍在紧张施工;感受着施工人员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记录着他们为项目建设奉献激情与汗水的时刻……
在采访过程中 , 我曾跟着项目负责人从一个山头登上另一个山头 , 实地查看项目开垦进展 , 向施工方和各方负责人详细询问项目情况 , 目睹他们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每一个建设者的衣服在烈日下湿透又晒干又湿透 , 但他们不畏艰难 , 始终将“把最好的土地腾给南繁 , 为保障国家育种大计”的信念刻在心里 。
通过一次次的采访 , 我深入了解了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项目建设的艰辛:牵头制定加快推进专区建设方案 , 组建推进工作专班;协调设计院、施工和监理各方代表赴现场沟通解决问题;积极与三亚市住建局对接沟通 , 争取减免专区综合服务区和安置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 办理施工许可证;通过培肥改土技术 , 提升地力……
关关难 , 关关过 。 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始终坚持深入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 , 用实干和担当助力项目建设 , 打造保障南繁生物育种生物安全、用地稳定、管理有序、服务高效的国家级科研实验基地和科研育种平台 , 助力“南繁硅谷”建设 。
如今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二期已建成投入使用 , 我可谓陪伴着这个国家项目从无到有 。 走在专区里 , 道路两边随处可见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育种基地 。 田间地头水电路设施完善 , 科研人员居住环境优良 , 机耕设备配套充足 , “天空地”一体化农田管理模式成就智慧农业 , 高科技设备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 。 5月以后 , 一份份从海南加代出的南繁材料 , 将被带回北方陆续播种 , 这是南繁硅谷蹚出新“稻路”、攥紧农业“芯片”、端牢中国饭碗的印证 。
蹚出新“稻路” 攥紧农“芯片”】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里的故事还在继续 , 我希望能继续用手中的笔 , 记录下海垦南繁产业的精彩 。 (本报海口1月1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