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恩何:用精湛医技诠释医者仁心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朱恩何:用精湛医技诠释医者仁心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杜恩亮
“夫医者 , 非仁爱之士 , 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 , 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 , 不可信也 。 是以古之用医 , 必选名姓之后 。 ”意思是医者应是医疗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典范 。 昭阳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一科主任、主治医师朱恩何 , 就是这样一位医者 。
用工匠精神形容朱恩何的职业操守再合适不过 。 在昭阳区中医医院工作的21年里 , 他每天都要工作10多个小时 , 通过病应穴针刺、醒脑开窍针刺等方法和日常治疗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颈椎病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减轻痛苦 。 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热情细致的服务态度 , 让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称赞 。 在他的指导下 , 昭阳区中医医院在针灸推拿技术方面的发展提高了一个台阶 。 科室里 , 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 , 将反复斟酌过的治疗技巧和从业以来经手的病例总结分析后分享给科室同事 , 助力科室建设 。
2001年 , 朱恩何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 , 进入昭阳区中医医院工作 。 当时 , 昭阳区中医医院设备简陋、条件差 , 一度让他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 但同事就像家人一样对待他 , 给了他温暖 。 慢慢地 , 他从心里接受了这里 , 喜欢待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 , 医院的设备极其简陋 , 只有综合性内科一个门诊 。 医院小、影响力弱 , 提起时 , 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 现在不一样了 , 医疗环境和治疗技术发展起来了 , 得到了群众的极大认可 。 ”朱恩何激动地告诉采访人员 , 昭阳区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 , 2020年10月整体搬迁至昭阳区龙泉街道办事处官坝社区 , 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 , 编制床位299张 , 建设有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和综合楼 。 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以及全院职工的艰苦奋斗 , 昭阳区中医医院逐步成为了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 承担着全区中医工作的培训、指导以及为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中医药服务工作 , 是全区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龙头” 。
朱恩何是一名医生 , 也是一名“老师” , 他想把自己所学所悟倾囊相授 。 “朱医生比较细心 , 针灸是他的特长 。 他扎针很规范 , 只要发现我们操作不规范 , 就会纠正 , 毕竟课本知识与实践有很大差别 。 ”就读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生杨心航对朱恩何高度评价道 。
朱恩何:用精湛医技诠释医者仁心】自2003年以来 , 昭阳区中医医院每年都会有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市卫生学校、昭通卫生职业学院及其他州(市)大专院校康复、护理、针灸等专业的实习生来实习 。 “医院的影响力变大了 , 别人认可你了 , 才来实习 。 ”谈到这里 , 朱恩何满脸的骄傲 。
因为热爱 , 所以选择;因为选择 , 所以坚持;因为坚持 , 所以担当 。 在昭阳区中医医院落后的时候 , 朱恩何没有选择逃避 , 而是坚持了下来 。 没承想 , 这一坚持 , 就是21年 。 “这些年来 , 工作太忙 , 一天到晚都在医院 。 大女儿15岁、小儿子4岁 , 我都没时间照顾 , 全靠妻子 。 ”说到这里 , 朱恩何一脸的愧疚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 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 , 昭阳区中医医院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 , 积极引进先进设备 , 规范医疗行为和操作规程 , 使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 目前 , 昭阳区中医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 , 高级技术职称15人 , 中级技术职称51人 , 初级职称206人 ,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4人 。 现有针灸推拿科、心病科等11个一级临床科室;设置放射、检验等5个医技科室和各类门诊及专家诊疗区 , 设立了微生物室和输血科、PCR方舱实验室 。 有CT、DR、彩超、高清胃肠镜、口腔CT、麻醉机、椎间孔镜、呼吸机等设备 。 其中 , 朱恩何所在的针灸推拿科是昭阳区中医医院重点科室、第四批省级重点专科建设科室 。 针灸推拿科开设4个病区和1个物理治疗室 , 朱恩何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学术著作《针灸讲演录》《病应穴针刺法——脊柱病及相关疾病的非手术治疗》2部、医院管理专著《从经验走向科学——医院现代化管理的趋势》1部 。 创立了“针灸神经激活学”并在此基础理论指导下 , 创立“病应穴针刺法”治疗脊椎病的诊疗方案 。 如今 , “病应穴针刺法”已形成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脊椎病诊疗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