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大服务”加出粮食发展新高度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小农户+大服务”加出粮食发展新高度
——来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山东高唐的报道
“小农户+大服务”加出粮食发展新高度
文章图片
前业村村民使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提供的测土配方肥 。 刘会栋摄
2022年10月 , 走进山东省高唐县尹集镇 , 数台大型农机隆隆作响 , 穿梭在田间播种小麦 , 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 。 “自从村里引进了农业托管服务 , 我跟着托管走 , 小麦亩产量达到了1109斤 , 太满意了!”尹集镇前业村村民王永华开心地说道 。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 高唐县以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为契机 , 发挥涉农服务企业、农民合作社、村党支部的优势和作用 , 创新体制机制 , 整合资源要素 , 推动平台集聚科技 , 构建起较为成熟的“小农户+大服务”生产格局 。
农业服务企业引领
注入大服务新力量
2021年寒冬腊月 , 冰封大地 , 小麦苗还未完全长起来就遭遇了罕见的低温冻害 。 种粮农户个个满脸愁容 , 心里估摸着粮食产量可能受大影响 , 亩产能保持在八九百斤就不错了 。 “技术服务中心及时巡检并根据实地情况调整方案 , 把除草药换成了营养液 。 最终小麦亩产量达1490斤 , 农户们都不可思议 。 ”中化现代农业(山东)有限公司高唐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刘会栋自豪地和采访人员分享 。
以大型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 具有资金雄厚、技术集成、服务专业、运行高效等优势 , 可以把良种良法良技、新理念新模式新设施导入农业提高发展质量 , 推动农业现代化 。
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定位于“实现订单种植、土地‘耕种管收’全环节托管服务” ,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 为农户提供粮食生产托管服务 。 同时 , 瞄准标准生产、精准作业 , 合理整合肥、药、机、金融等资源 , 与农机合作社达成合作 , 通过智能化方式 , 科学制定播种标准、统一作业、达标验收 。
尹集镇前业村受土地盐碱化影响 , 小麦平均亩产800斤左右 。 农户与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订托管协议后 , 该企业根据土质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程方案 , 包括土地改良、制定播种标准、统一作业等 , 当年小麦平均亩产提至1100斤左右 , 实现了大丰收 。 同时 , 服务企业统一收割、统一调度农机减少气候原因造成的损失 , 两天时间赶在雨前收割小麦 , 每亩麦子就可以减少110元的损失 。
要解决众多小农户“没能力种地或意愿不高”的问题 , 在产前规划、产中生产、产后销售等环节 , 全程配套能力是核心 。 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高唐技术服务中心定位于全产业链的组织者和服务商 , 前端帮助农民把地种好 , 实现订单种植、土地“耕种管收”全环节托管服务 , 在外地务工没时间种植的村民选择全程托管服务 , 坐在家里静候丰收的好消息;中端实现小麦深加工、玉米高湿裹包 , 实现农产品精细加工 , 生产全程可追溯高价值农产品;后端进行订单化销售 , 帮助农民把粮卖好 , 实现“每亩增产200斤 , 每斤多卖3分钱”目标 。
2022年 , 依托“专业合作社+小农户+生产托管”模式 , 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高唐县生产托管3万余亩耕地 , 实现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 , 村集体增收1000万元 。 前端、中端、后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实现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条高度融合 。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整合资源聚合力
高唐县以基层党组织为纽带 , 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主的粮食生产托管模式 。 通过整合土地、劳力、科技、资金等资源要素 , 开展规模经营 , 提高粮食产量 , 降低生产成本 , 创造开展农业大服务的共赢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