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蔗海唱欢歌 延链提质糖更甜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万顷蔗海唱欢歌 延链提质糖更甜】万顷蔗海唱欢歌延链提质糖更甜
——上思发展循环经济见闻
万顷蔗海唱欢歌 延链提质糖更甜
文章图片
蔗农在地里忙着砍收甘蔗 。
万顷蔗海唱欢歌 延链提质糖更甜
文章图片
甘蔗运输车辆排队入厂 。
万顷蔗海唱欢歌 延链提质糖更甜
文章图片
成品白砂糖 。
万顷蔗海唱欢歌 延链提质糖更甜
文章图片
扫一扫 , 观看更多上思县发展甘蔗产业循环经济内容
践行“四力”我在现场
本报采访人员吕海锋通讯员韦世仙陆江文/图
天刚蒙蒙亮 , 云烟氤氲 , 十万大山下的土地已经热闹起来 。 时下正是甘蔗收割的季节 , 上思县万顷蔗海葱葱郁郁 , 风吹蔗叶发出波涛般的声音 , 似在唱响丰收的欢歌 。
1月10日 , 采访人员来到上思县华兰镇 , 只见田间地头里 , 蔗农忙着砍甘蔗、装车;村道公路上 , 一辆辆满载原料蔗的货车驶入糖厂;糖厂车间内 , 搬运、压榨、制糖 , 道道工序有条不紊 。
自新榨季拉开序幕后 , 华兰镇德安村蔗农陆景楠就一直忙个不停 。 看到采访人员过来 , 陆景楠一边干着活 , 一边打开话匣子:“今年收成不错 , 趁现在天气好 , 赶快把甘蔗割完 , 还得备耕 , 一刻都不能耽误农时 。 ”
“现在不仅有政策扶持 , 还有资金补贴 , 以及安排车辆运料入厂 , 对蔗农来说 , 省时省力又省心 。 ”陆景楠说 , 他家今年种植25亩甘蔗 , 按500元/吨计算 , 有近7万元的收入 。
作为当地传统经济作物 , 一根甘蔗一头连着蔗农 , 另一头连着糖企 。 由于开榨前期准备工作较为充分 , 开榨后科学合理发放砍运票证 , 加之外来劳动力充足、天气晴好 , 上思县两家制糖企业榨季生产顺利进行 。
走进广西上上糖业有限公司 , 远远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甜味 。 在压榨车间内 , 一捆捆甘蔗源源不断地被送进压榨槽 , 进行破碎、压榨;在制炼车间 , 甘蔗提取混合汁经过澄清除杂、蒸发浓缩、煮糖结晶等工序 , 最终制成晶莹剔透的白砂糖;在包装车间 , 全自动机器人有序运转 , 把一袋袋白砂糖码放得整整齐齐 , 待质检合格后即可出厂销往全国各地 。
“2022年12月15日开榨 , 到目前榨了30万吨 , 生产出一级白砂糖3.4万吨 , 一级白砂糖等级品率达100% 。 ”广西上上糖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陆海玲介绍 , 本榨季该公司预计可完成糖料蔗产量118万吨 。
作为广西的糖料蔗主产区 , 上思县甘蔗种植面积45万亩 , 年进厂糖料蔗保持在200万吨左右 。 据初步估计 , 2022/2023年榨季总榨蔗量220万吨 。
为推动蔗糖业做大做强 , 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 上思县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甘蔗生产的全过程 , 通过变废为宝和循环利用 , 把一根甘蔗“吃干榨尽” , 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 。
过去 , 甘蔗在白糖生产过程中 , 产生出大量的废渣、废水和废气 。 如今 , 制糖企业不仅把堆积成山的甘蔗叶、甘蔗渣变成了饲料源、发电源 , 还不断延伸产业链 ,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糖业生态体系 。
“这个榨季 , 公司利用甘蔗渣燃烧产生的高压蒸汽发电1200万千瓦时 , 满足企业生产过程的全部用电之余 , 还有179万千瓦时并入电网销售 。 制糖滤泥用于生产复合肥 , 推进生产废弃物资源集约循环利用 。 ”陆海玲介绍 , 传统蔗糖产业向生物基化工、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等转型升级 , 让“一根甘蔗两头甜”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