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血脂控制到多少才安全专家共识给出新答案,比你想的还要低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高血压的比例正在逐年升高,2002年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而到了2015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了27.9?而在这些高血压患者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合并有血脂异常的问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有80?上的人群伴有一种或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果单纯进行降压治疗,而不兼顾调节和控制其他的风险因素,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血脂控制到多少才安全专家共识给出新答案,比你想的还要低
文章插图
就在2021年6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联合发布了《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的专家共识》,在该共识中,对于我国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现状,以及不同风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管理血压血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和阐述,结合这篇专家共识,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如何管理的问题。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自有其特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问题,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2018年我国的人群调查显示,在成年人各项血脂异常的统计中,比例最高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占比为20.4?而甘油三酯高的人群占比为13.8?而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比例分别为6.9?8.1?相比欧美国家,我国高血压患者中,出现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比例要更大,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比例要更低,而且整体的升高幅度,中国血脂异常的患者也更低一些。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血脂控制到多少才安全专家共识给出新答案,比你想的还要低
文章插图
作为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控制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首要的风险评估靶点和控制靶点,但这并不是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外的血脂指标异常就可以不用管,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等问题,同样也会增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做好综合血脂谱的管理,是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方面。在此次新发布的专家共识中,主要还是针对不同心血管风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管理进行了推荐,而血脂控制的目标设定,主要还是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主,因此,今天着重为大家介绍的,也是高血压患者的风险分层评估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目标的相关知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管理,首先要做好风险分层管理同样是高血压患者,由于其伴随的基础疾病情况不同,或者风险因素不同,其面临的心脑血管风险也是不同的,而对于不同的风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其血脂控制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在介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分层管理之前,我们首先来介绍下专家共识中给出的5个危险分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血脂控制到多少才安全专家共识给出新答案,比你想的还要低
文章插图
超高危风险超高危风险是危险程度最高的一个分层。如果一年内发生过2次严重心血管疾病事件,或一次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同时合并2项及以上高风险因素的,都属于超高危风险。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包括:既往12个月内发生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塞史(12个月以上);缺血性卒中史;有症状的周围血管病变,既往接受过血运重建或截肢。而高风险因素则包括了:多血管床病变,比如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外周动脉同时存在2到3处缺血症状的病变;男性小于55岁,女性小于65岁的早发性冠心病史;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超过4.9mmol/L;糖尿病;3到4期慢性肾病;吸烟;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然未低于2.6mmol/L的情况。是不是属于超高危风险,可以结合上述描述进行评估。极高危风险是指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但还不属于超高危风险的情况,极高危和超高危风险分层之间,是可能出现相互转化的,特别是一些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如果发生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再结合其他因素评估,就有可能会发展为超高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