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发表我国肺癌研究成果,在国际肿瘤领域唱响中国好声音

2022年1月8日 , 四川省肿瘤医院李强教授、石丘玲教授团队牵头 , 联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油市人民医院等单位 , 共同完成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N-PRO-Lung2研究)成果 , 在全球最顶尖肿瘤学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CO)上发表 。 JCO为全球排名第一的肿瘤学期刊 , 影响因子44.5分 。

JCO发表我国肺癌研究成果,在国际肿瘤领域唱响中国好声音
文章图片
从患者真实感受出发 , 开展满足患者真切需要的临床科研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 每年约有20万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 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 , 却又难于整合统一的问题 。 医生重“病”是否治好 , 患者重“症”是否好受 。 因此 , 肺癌患者手术后通常有两怕 , 一怕症状重但检查结果好被“提前出院” , 二怕出院后没人管 , 不知道哪些症状可以慢慢养 , 哪些症状需要去医院 。 为此 , 迫切需要构建让患者满意、医生接受 , 提升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的新模式 。
CN-PRO-Lung2研究旨在评估肺癌术后早期 , 基于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Outcome,PRO)的症状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在手术前 , 临床诊断为肺癌的患者被1:1随机分配到接受术后基于PRO的症状管理(干预组)或常规护理(对照组) 。 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每天以及出院后每周两次直到第4周 , 通过电子PRO系统报告MD安德森症状量表-肺癌子表(MDASI-LC)上的自我症状 。 在干预组中 , 预设的5个目标症状(疼痛、乏力、睡眠不安、气短、咳嗽)中的一个超过预警值(≥4分) , 系统将实时生成警报并发送给医生进行处理 。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上述PRO症状监测 , 而无预警和医生主动处理过程 。
主要研究终点为患者出院时的症状阈值事件(任何目标症状评分≥4分)的数量 , 采用PP分析 。 该研究共纳入患者166例 , 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3例 。 结果显示 , 出院时 , 干预组报告的症状阈值事件比对照组少 , M[IQR],0[0-2]vs.2[0-3];P=0.007;在出院后4周 , 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保持了这一差异 , M[IQR],0[0-0]vs.0[0-1];P=0.018 。 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1.5%vs.40.6%;P=0.019) 。 医生处理每次预警的中位时间为3分钟 。 研究结论:基于PRO的症状管理模式 , 可减轻肺癌患者出院后4周内的症状负担和减少并发症 。
坚持不懈 , 攻坚克难 , 首创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国模式”成效显著
CN-PRO-Lung2研究首次在全球验证了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主动症状监测-预警-反馈全程管理模式可加速肺癌患者术后康复 , 且患者满意度高 。 该模式通过医患共同参与 , 科技助力 , 实现了医疗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 管理从“院内管理”向“围手术期全程管理”转变 。 通过该模式 , 肺癌患者能在术后主动对自身症状、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等进行电子化上报 , 系统会自动监测患者状态程度并判断严重程度 , 发现异常自动预警并传输给医生 , 随后医生主动及时介入处理 , 从而显著提升治疗和康复效果 , 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改善患者满意度及获得感 。
该研究为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 由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中心PRO研究团队负责组织实施 。 2017年以来 , 李强教授团队和石丘玲教授密切合作 , 从PRO研究团队组建、研究设计、项目立项、平台构建、研究实施到成果发表 , 共历时5年 。 研究首次在中国文化背景和医疗体系下 , 证明了基于PRO的主动管理模式在外科领域有效且有较好的可行性 , 有利于向临床推广 。 研究形成了PRO用于肺癌术后管理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 将为改变患者住院期间“被动式”管理、出院后“散养”状态和解决“看病难”等问题提供新思路 , 并有望填补国内基于PRO的围手术期全程管理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