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帖子(散文)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春帖子(散文)
文章图片
□王春鸣
虽然是活泼的兔年 , 但是大家暂时都不敢动若脱兔 , 于是过年的氛围 , 都集中在朋友圈了 , 饭菜香人情味 , 有如实质 。 腊肉、风鱼、咸鸡高挂九宫格 , 剁鱼头杀鸡烹羊宰牛的技巧互相PK 。 一个朋友在另一个朋友家门前一字排开五桶新酿的米酒 , 得到的回赠是用橘子皮核桃蒸出来的大块年糕 。
这烟火往来 , 皆是人间深情啊 , 我哪怕吃不着 , 光看看 , 也觉得自己正和家人朋友踏实地活着 , 相爱着 , 活着而千丝万缕 , 活着而生生不息 。
又有一人 , 秀了两盘好朋友送来的炒野鸡丝和花生牛肉酱 , 这也是迎接新年的好小菜呀 。 清口 , 下饭 , 解腻 , 我公公也拿手 , 我尤其喜欢他做的炒野鸡丝 , 其实和鸡真是一点没有关系 , 就是生姜丝 , 腌包瓜丝 , 猪肉丝 , 胡萝卜丝 , 佐以中火 , 工序繁琐但是保质期长 。 今年公公83了 , 我想 , 是时候我去学做了 。
有个好友也在学做过年菜 , 她在朋友圈里说:“往年冬至以后 , 父亲就会开始忙着准备年货 , 腌鱼腌肉……到年跟前 , 开始炸圆子炸藕夹 , 手打鱼丸 , 每当这时 , 我会搬个小板凳到旁边观摩 , 就这样不知不觉看了几十年 , 偶尔会帮父亲搭把手 , 今年这个接力棒交给我了 , 忙活了一天 , 品尝以后觉得可以打个及格分吧 , 回忆起很多年前父亲第一次做鱼丸的时候 , 一边做一边摇头说 , 漂不起来 , 做不出老头子那个水平……我今天做的鱼丸漂起来了 , 一遍成功 , 父亲泉下有知一定会很开心 。 先生说我挤的圆子不够圆 , 嗯 , 下次琢磨着怎么让它圆 , 毕竟中国人过年讲究团团圆圆 。 ”
就这样一句递一句惹出了我的眼泪 。 曾经 , 谁还没有一个会做年菜的亲爹 。
但如今过年这件事情 , 我和弟弟成了主力 , 我们制造过年的欢愉 , 也操心过年的事务 , 总希望让老母亲和小孩儿 , 都觉得一切宛如旧时 。 遗憾的是 , 仗着父母几十年的宠爱 , 中年人仍是过年大宴的新手 , 我翻出去年的菜单准备抄作业 , 但是 , @#¥%……&*……我这都是啥呀 , 可能对于我来说 , 这菜单最重要的不是菜式 , 而是菜名后面括号里的备注 , 比如山药芋头花生南瓜(一大盘) , 看得出一种就怕菜不够的战战兢兢 , 难度也是极低的 , 洗干净放到一起蒸熟就够了;比如地三鲜(先煎土豆 , 再炒茄子 , 再加葱姜蒜 , 再加土豆炒 , 加糖盐水焖入味 , 加青椒块 , 加少量淀粉……)我一定是先看了小红书之类再记录下来的吧 。
最后只得把年宴交给弟弟操办 , 我问他吃什么 , 他只是回答我:别慌 。
春帖子(散文)】好吧 , 不慌 , 过年除了吃菜 , 还有很多对幸福生活顶礼膜拜的仪式 , 比如岁朝清供 。
岁朝 , 一岁之始也 , 唐代的士子文人在这一天 , 会将金石、书画、古董等清雅的物品清供在临窗的案几上 , 百花开尽的凛冬 , 晴窗坐对赏心悦目的吉祥物 , 确实是过年的一大乐事 。 我不会做菜 , 却一向有这种小巧的心思 , 没有古董文玩 , 就到屋后捡几块掉下来的瓦当放在书桌上 , 因为上面有苔藓 , 古意苍苍 , 又暗藏生命的活力 。
后来又有了岁朝图 。 见过乾隆帝的一幅《开韶》 , 松竹梅、冰裂纹花瓶、水仙、灵芝和水红萝卜济济一画 , 各有象征 , “开韶”二字更是意味着开启美好的年岁 。 据说他不仅每年春节都亲自绘《岁朝图》 , 还要在画中题诗 , 并且给这些贺新岁的诗起了一个特别好的名字——“春帖子” , 内容都是“吉语斐屏胜 , 仙芬喷盎梅”“万象一时新 , 濡毫庆早春”之类吉祥庆贺之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