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升重症救治能力中彰显医者本色( 二 )


重症监护病区迅速组建起来 , 同时组建起的还有一个66人的医护团队 , 他们来自医院各个科室 。 “虽然是同事 , 可大家大多不认识或不熟悉 , 我们这个‘临时团队’没有磨合期 , 大家迅速按要求找到自己的岗位 , 一边认真学习不熟悉的诊疗知识 , 一边主动承担更多的救治工作 。 ”高淅说 。
“我母亲体重大 , 趴着实在不舒服 , 能不能不趴 。 ”患者家属刘女士和高淅商量 , “不行 , 你母亲的血氧都不到90 , 还是很危险的 。 你看隔壁床病人已经坚持几天俯卧位了 , 血氧都维持在96以上了 。 ”这些频繁的沟通是高淅过去在ICU里不常有的工作 。 “虽然沟通增多了 , 但我感到患者和家属都很信任我们 , 按照我们的治疗 , 病人病情好转了 , 信任度就会更高 。 ”高淅说 。
“来者不拒”令病患感动不已
“一定要想办法收治 , 不收治出了医院患者可能就没了 。 ”即使面对超负荷工作 , 市红会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晓利仍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对病人“来者不拒” 。
85岁的张大爷一周前被家属送到门诊 , 来时意识已经很模糊 , 医生赶紧拿出指夹血氧仪测了下 , 血氧指数不到80 。 李晓利快速向家属了解张大爷既往病史: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 , 心肺功能不好 , BMI超重 , 白肺 , 每一项都让张大爷命悬一线 。
“不管床位多紧张 , 只要病重都得收 。 ”李晓利向科室下了死命令 。 呼吸内科住院部立即开始调整病床 , 给张大爷快速腾出一张床位 。 “按病人的情况 , 我们需要插管治疗 , 但家属意愿是不想让病人多受痛苦 , 我们就采用无创呼吸机、抗凝、抗病毒等治疗方案 。 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 , 张大爷战胜了病毒 。 ”李晓利说 。
在市红会医院呼吸内科幸运的不仅仅是张大爷一人 。 “我们科室最近收治大多为80岁到90岁的老人 , 目前病情都较为稳定 。 ”李晓利说 。
近期 , 呼吸内科的医护人员先后感染新冠病毒 。 李娜是科室最后一个阳的 , 也是病得最重的一个 。 但知道科室人手不够 , 她只休了两天假便主动要求返岗 。 但返岗后她却突然开始高热、憋气 , 上肢还出现痉挛 。 李晓利发现后立即让李娜住院进一步检查 , 果不其然 , 她肺部出现了严重感染 。 “李医生的病情牵动着我们的心 , 好在接受了近一周的治疗 , 病情好转了 , 可她又第一时间要求返岗 , 让我们病人非常感动 , 有这么敬业的医生陪着我们 , 极大增强了大家战胜病魔的信心 。 ”患者陈阿姨说 。
呼吸内科的近况还没有说完 , 李晓利又立即走向病房巡查患者诊疗情况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情况 。 这些医者用大爱为我市广大群众牢牢筑起“生命防线” , 用他们的仁心为每一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点亮痊愈的希望 。